2.胰島素低血糖療法:用於神經症、焦慮情緒、睡眠障礙以及食欲缺乏者。以普通胰島素4~20U/次,每日早晨空腹時皮下注射,出現明顯低血糖反應,3~4小時後,口服50%蔗糖溶液或靜注50%葡萄糖注射液50~60mL,每周治療6次,30~40次為1個療程。治療應住院進行,防止低血糖昏迷的發生。
【藥膳食療】
1.天麻毛豆羹:
[原料]毛豆子400g,豬腦花60g,明天麻12g,味精1g,黃酒10g,水澱粉6g,精鹽3g。
[製法]毛豆子磨汁;豬腦花去淨血筋、洗淨,用刀劃成4瓣;明天麻洗淨、剁成細粒,再用沸水發漲。清水煎明天麻幾沸,加入毛豆漿汁、豬腦花燒開,加入味精、黃酒、精鹽,水澱粉勾芡即成。
[功效]益氣血,補腦髓。用於氣血不足之神經症、失眠、多夢、眩暈等症。
[服法]佐餐,2次/d。連服4日為1個療程。
2.豆腐魚頭湯:
[原料]鯉魚頭1個,豆腐200g,芡實25g,芹菜少許,蔥、薑、精鹽、麻油適量。
[製法]將鯉魚頭洗淨切小塊,入湯鍋內,加入蔥、薑,加水煮沸後去泡沫。芡實在熱水中浸軟去皮,入湯鍋內,放入豆腐,加鹽調味,淋麻油,入芹菜少許,稍煮即成。
[功效]滋養健腦。用於神經症。
[服法]佐餐。
3.桑椹地冬膏:
[原料]鮮桑椹1000g(幹品減半),生地黃50g,天冬30g,蜂蜜適量。
[製法]將3藥洗淨,同放沙鍋中,水煎2次,每次用水800mL,煎半小時,2次混合,去渣留汁於鍋中,用小火煎至較黏稠時,加入蜂蜜熬成膏。
[功效]滋陰平肝,養心安神。用於神經症,失眠多夢,心中煩熱,口幹咽燥,腰膝酸軟。
[服法]每次1~2匙,用滾開水衝化服,3次/d。
4.靈芝人參燉鮑魚:
[原料]靈芝10g,鮮人參30g,何首烏30g,鮮鮑魚10隻,大蒜10g,薑5g,蔥10g,鹽5g,雞湯350mL。
[製法]靈芝浸軟切片,鮮人參洗淨,整條待用。何首烏洗淨切片。鮮鮑魚洗淨,一切兩半。大蒜去皮、切片。薑拍鬆,蔥切段。把何首烏、人參、鮑魚、大蒜、薑、蔥、鹽同放一鍋內燉,加入雞湯用武火燒沸,用文火燉煮50分鍾即成。
[功效]補氣益肝,抗高血壓。用於中老年腦力工作者的神經症、原發性高血壓、失眠健忘等。
[服法]吃鮑魚1隻及人參、何首烏,喝湯,1次/d。
5.四仁冰糖飲:
[原料]蓮子20粒,桂圓10粒,桃仁10粒,酸棗仁10g,冰糖10~15g。
[製法]上述藥洗淨後和冰糖一起入鍋,加水150mL,煎煮30分鍾。
[功效]養心血,補心陰。用於神經症。
[服法]去渣當茶喝。
6.鮮百合汁:
[原料]鮮百合200g。
[製法]用幹淨紗布將百合包好絞取汁液。
[功效]清心,安神,潤燥。用於神經症,見心煩口幹,失眠多夢,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者。
[服法]5~10mL/次,口服,2次/d。
7.豬心小米粥:
[原料]豬心1具,小米50g。
[製法]把豬心洗淨、煮熟、取出切片,加入醬油、味精適量,將小米淘淨,放入豬心湯中,煮成粥。
[功效]寧心安神,補益心脾。用於神經症,見心悸少眠,眠中易於驚醒,或稍多食則難於入眠,夢多,麵白無華,唇甲蒼白,舌淡脈細者。
[服法]豬心片伴粥同食,1次/d,連服7日。
8.蓮子茯苓糕:
[原料]蓮子、茯苓、麥冬各300g,白糖、桂花適量。
[製法]將蓮子去皮、心,茯苓切片,同麥冬一起研成細粉,加入白糖、桂花拌勻,用水和麵,做成糕,再將糕上籠,用武火蒸15~20分鍾即成。
[功效]養心陰,清心熱,健脾胃。用於神經症,見心悸心慌,失眠多夢,精神不振,口幹食少,倦怠乏力,大便稀溏,形體消瘦者。
[服法]50~100g/次,餐前服,2次/d。
9.桂圓童子雞:
[原料]童子雞1隻,幹桂圓肉100g,料酒100mL,蔥10g,薑10g,鹽5g。
[製法]將雞宰殺後,除毛去內髒,剁去爪,洗淨,把腿別在雞翅下,使其團起來,放入沸水中汆一下,撈出洗淨。桂圓肉淘淨。將雞放入盤中,再加入桂圓肉、料酒、蔥、薑、鹽,加水適量,上籠蒸1小時,取出蔥、薑即成。
[功效]養心安神,補腎益精。用於神經症,見心悸,失眠,頭暈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納少,倦怠,耳鳴,腰酸者。
[服法]佐餐食用。
10.桑椹糖:
[原料]桑椹200g,白糖500g。
[製法]將白糖入鍋,加少量水,用文火煎熬至稠時,加入桑椹調勻,繼續熬至用鍋鏟鏟起成絲時停火。將糖汁倒入塗有熟菜油的盤內,晾涼,用刀劃成小塊。
[功效]滋陰養血,脾腎雙補。用於神經症,見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腰膝酸軟,視物昏花,記憶力減退,口幹便秘,潮熱盜汗者。
[服法]50~100g/次,口服,2次/d。
11.龍眼豬腦:
[原料]龍眼30g,豬腦1具,冰糖適量。
[製法]上述各味同置鍋中,加水清燉。
[功效]養血安神。用於神經症。
[服法]1劑/d。
12.合歡花粥:
[原料]合歡花30g,粳米100g,紅糖適量。
[製法]合歡花洗淨,加水1000mL,煎20分鍾,過濾去渣,留汁於沙鍋中;再將粳米淘淨放入,小火慢熬成粥,下紅糖熬溶。
[功效]理氣開鬱,活絡安神。用於陰虛陽亢型神經症,症見失眠者。
[服法]分2次趁溫空腹服,每周2~3劑。
13.百合柏仁湯:
[原料]百合20g,柏子仁10g,夏枯草15g,蜂蜜適量。
[製法]將3藥加水500mL,文火煎30分鍾後去渣取汁,蜂蜜調勻。
[功效]清肝瀉火,養心安神。用於肝火上攻之神經症,見頭痛失眠,煩躁易怒者。
[服法]分2次飲服,1劑/d。
14.桑烏豬肝:
[原料]桑椹、首烏各10g,豬肝250g,調料適量。
[製法]將桑椹、首烏水煎取汁備用。先取豬肝洗淨、切片、勾芡。鍋中放植物油燒熱後,下蔥、薑爆香,下豬肝片,炒至變色後,下藥汁及醬油、味精等。
[功效]養肝益腎。用於肝腎陰虛之神經症,見情緒不穩、煩躁易怒、肢體抖動、不寐、多夢者。
[服法]食豬肝,喝湯。
15.小麥粳米粥:
[原料]小麥米50g,粳米100g,大棗10枚,冰糖適量。
[製法]小麥米、粳米分別淘淨,加水1200mL,大火燒開後,再將大棗去核,冰糖敲碎放入,轉用小火慢熬成粥。
[功效]養心安神,潤燥除煩。用於心脾不足型癔症,見精神抑鬱、嗬欠頻作、哭笑無常、飲食無味者。
[服法]分2次趁溫空腹服,每周3劑。
16.百合蛋黃湯:
[原料]百合7枚,雞蛋1個。
[製法]將百合水浸後煎,衝入蛋黃。
[功效]辟百邪鬼魅、涕泣不止。用於治療神經症,見坐臥不安、歇斯底裏等患者。
[服法]每服半碗,2次/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