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天衣閣(1 / 2)

李泰自小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很受李世民喜歡,按慣例皇子成年後都應去封地,不得長駐京畿,但李世民舍不得這個兒子離開身邊,不顧眾臣勸諫特許“不之官”。

最近李泰更是春風得意,因為李世民允許他在府邸設置文學館,任他自行引召學士,這份溺愛可謂是寵冠諸王。

主持這次金光湖詩會就是他設立文學館之後做的第一件大事,看著從各地慕名而來的文人才子李泰胸中豪氣頓生,大有一種天下之才皆為我用的豪情,恐怕太子都沒有這樣的名望。

為了這次詩會他特地請來了朝中幾位大儒擔任評判工作,他自己本身也精通詩文。

詩會的第一輪是投詩,參加詩會的人將自己提前準備的詩文提交上去由李泰和幾位大儒評判,隻有通過投詩的人才有資格進入詩會的下一輪。

大家顯然早有準備,詩會一開始便紛紛交上自己的詩文。

經過評判篩選所有提交的詩文被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多為長安城的紈絝子弟所作,完全不知所雲,白白浪費了大好的宣紙和墨水。

以往主持詩會的人不願得罪長安城的紈絝子弟,雖然心中鄙夷但還是要對他們的詩文強作一番誇讚,不過今日主持詩會的是李泰,李泰身為魏王自然不用給這些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麵子,而擔任評判工作的更是連李泰都要以禮相待的當朝大儒,他們看到這些紈絝的劣作沒有氣的跳腳大罵就已經很不錯了。在詩會上一向無往不利的紈絝子弟們這次全都折了,沒了以往的趾高氣揚一個個都是垂頭喪氣。

畫舫上的小翠看到這一幕頓時眉開眼笑:“小姐你看那些長安城的少爺們,前日詩會的時候還一個勁的吹噓自己的詩文多好,今日倒像鬥敗的公雞一般,可真有趣。”

李泰的這一舉動大大獲得了文人才子的好感,他們也都非常反感攪亂詩會的紈絝,胸無點墨偏偏喜歡瞎湊熱鬧,好好的一個詩會經常被他們攪的烏煙瘴氣,平時是敢怒不敢言,今日魏王的舉動倒是大快人心。

除了紈絝們的攪局之作另一部分詩文便還算言之有物,不過也有高低之分,以陳皓白的一首詠梅詩最為優秀,很快便傳遍詩會。

小翠趴在畫舫的窗口一臉花癡,喃喃道:“陳公子的詩作的真好。”

陳皓白作的詩的確不錯,辭藻華麗,不過比起這首詠雪詩意境還是差了一些。凝香看了一眼桌角的絹紙心道:難道這首詠雪詩的後兩句真是別人捉筆?否則為何到現在仍未見王子新出現。

正在李泰準備宣布投詩結束的時候,一個胖少爺帶著一個胖丫鬟擠上前來,,正是王翔和小丫二人。

“等一等,我家少爺的詩!”

在投詩快結束的時候才匆忙趕來本就惹得李泰有些不高興,再看他們二人空手而來,心中更加不喜,問道:“既然來投詩,你的詩在何處?”

王翔不知道詩會還有投詩這麼一個說法,所以沒有準備就直接過來了,聽到李泰問話隻好硬著頭皮故作傲然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本公子腹中自有詩百篇,何須投詩。”

王翔話一出口眾人皆驚,洛陽四大才子之一的馬文信越眾而出怒道:“你是何人,好大的口氣,便是皓白兄都不敢說這樣的話。”

既然已經裝逼了索性就裝到底,王翔又牛氣衝天的開口了:“皓白是誰,不認識,不過既然他不敢說這樣的話想必是因為他有自知之明。”

就連洛陽四大才子之首都不放在眼裏,大家又是發出一陣噓聲,再看陳皓白,雖然沒有說話不過臉色顯然不是很好。

有個紈絝湊上前來略帶疑惑的問道:“你是王子新?”

王翔今天穿的衣服實在太多了,裹的跟粽子似的,所以那些認識他的人一時也沒認出來。

“不錯,我是王子新。”

話音剛落人群就騷動起來,上一次的詩會就是因為王子新的攪局最後不了了之,他還做了一首數數詩淪為笑柄,後來又傳出詩的後兩句,數數詩頓時變成了意境絕佳的詠雪詩,王子新也從不學無術變成了深藏不露。不少人都很好奇王子新會不會來參加這次的詩會,沒想到他真的來了,還是一如既往的囂張。

參加詩會的紈絝有很多上次詩會的時候都參與了毆打王子新,不過此時他們倒希望王子新可以作出一首不遜色於陳皓白的詩。

自古寒門多才俊,以陳皓白為首的寒門才子在這次詩會大出風頭,相較之下長安城的紈絝就遜色多了,所以他們希望王子新能夠幫他們挽回一些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