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蠅者,杯中歎!(1 / 1)

咖啡杯中有隻蒼蠅。很久以來就成了廣泛的話題。我也想說。事情是這樣的:

咖啡店來了幾位客人,每人要了一杯咖啡,每杯中都有一隻蒼蠅。日本人見了勃然大怒,拍著桌子衝侍者吼:“把你們經理找來,我得告訴他怎樣經營咖啡店,怎樣管理他下麵的雇員。”英國人一聲沒響,把錢往桌上悄悄一放,慢條斯理地走了。但見美國人食指一勾把侍者叫來了:“在我們美國呀,蒼蠅歸蒼蠅放,咖啡歸咖啡放,客人愛吃多少蒼蠅由他自己加,不必麻煩你們事先加好了。”俄國人呢?用指甲挑出蒼蠅後一揚脖子全喝下去,也有人說俄國人根本就沒看見杯裏有蒼蠅。

一隻蒼蠅竟引發人們把國民性淋漓盡致地凸現出來。日本人的講究管理,美國人的幽默,英國人的紳士風度,俄國人的粗糙馬虎大體都看出來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故事中沒有中國人。如果是我們,該作何反應呢?一時茫然。若是我自己碰上了,倒有些底。

第一反應是什麼也不做,靜觀事態發展。既然人人杯中有,那吃虧倒黴的就不是我一個人,總會有發難的。若是店家賠,自然也少不了我的那一份。大家都如此,我也無所謂。反正天塌了有大個兒頂著。

第二反應還是沉默,既然老天要我觸這股晦氣,那就認了,下不為例,再不來了。

這兩下子雖然有點窩囊,但絕對息事寧人,沉默是金。以不變應萬變,無作無為上上著法。若是有人對此不齒,則也有別的做法以備不虞之用。發現蒼蠅後開始認真觀察侍者臉色(這是必不可少的,以後的舉動建立在此基礎上),看他臉上有情有色,則急忙湊上去敬煙,點火,賠笑,讓座,“同誌(先生)———該“同誌”不能“先生”,該“先生”不能“同誌”———您看……是不是……

“是什麼?什麼是?不就是隻蒼蠅嘛,我怎麼知道它是自己跑進去的還是你有意放進去的?”如果侍者先生(同誌)這樣說,便可以把笑臉繼續賠下去,“聽您口音是北(南)方人?真是直率豪邁(委婉動聽)得很哪”。由此起頭便討教他的籍貫,而後找那些連自己也不甚明了的層層能打動他冷心腸的種種關係,這近乎一旦套成,才請他將蒼蠅的事向經理彙報。之後的事便是靜等研究之後的善後佳音了。如此斡旋該是最得體的吧?比及日本人的衝動失禮,英國人的熊包無能,美國人的自賤自欺,俄國人的傻乎乎直率要強多了,絕對中和又人情味十足。

如若認為此法太有外交化嫌疑,幾近市儈,那還有最後一個錦囊可解:咖啡加蒼蠅覆杯一潑,乘人不備將杯子揣了懷裏掉頭便走,既消了惡氣,又補了損失。

真的,若我碰上了,大概就這麼幾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