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2章 止謠(2 / 2)

說罷,曉煙緊張地盯著金穗,就怕金穗生氣氣著了自己。

金穗腦袋一懵,旋即歎了口氣,站起身拍拍曉煙的肩膀,轉身走到窗子旁看外麵無精打采的芭蕉,等轉回頭時,神色變得堅毅,麵無表情地對忐忑的曉煙說道:“這種詛咒四爺的人就該拉下去打板子,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曉煙,你還記得是誰說的麼?”

金穗本想放過那些人,可這種謠言流傳的最終結果會讓姚府人心惶惶,若是傳到外麵去,姚家產業的那些掌櫃們會怎麼想?嚴重些,掌櫃們會質疑她的權力,那麼她發出的那些命令就很難做到令行禁止了。

她眉梢顰起,流言這個東西殺傷力可大可小,所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用在庶務管理上也是一樣。

曉煙呆了呆,連忙報出幾個人名。

金穗不需出麵,直接喊了青鳳進來,把那幾個人以妄議家主的罪名打了一頓板子,攆出府外,誰的麵子都不看。

這事驚動了姚大太太和姚三老爺,姚三老爺拍手說“打得好”,小輩們逞威風是給他這個長輩長臉了,誰去求情,他就一腳把那人踹出門去。姚大太太派了大丫鬟來質問金穗,畢竟打了幾個內院的婆子,這是姚大太太管轄的區域。

金穗百忙中抽空見這丫鬟,淡淡地拋了幾句:“老太太、太太、二太太為了四爺遠遊而****茹素,那群嘴碎的婆子卻詛咒四爺。不管是為家主名譽著想,還是以免辜負太太愛子的心意,我不得不罰她們。太太若是認為我不對,我直接去負荊請罪便是。”

福熙院的大丫鬟出了鏡明院,找錦屏一打聽,大吃一驚,哪裏還有質問的心思,忙忙去稟告姚大太太,姚大太太不僅不責怪金穗,而且命貼身丫鬟和管事嬤嬤們整頓內院,又揪出幾個人攆出二門。至此,那些流言便被壓了下去。

姚一帆是姚真真的親弟弟,金穗因著這個緣故對他多了兩分喜愛,經過這事,莫名產生了抵觸心理,幸而姚一帆雖然在學本事,卻一個月見不到金穗兩回,倒也察覺不出什麼。

姚老太太在八月初避暑回來,府中隻留著金穗主事,她怕金穗被那些修煉成精的掌櫃們蒙騙欺負,放心不下,好歹她輩分高,地位尊貴,能幫忙鎮鎮場子。

中秋節時,金穗清閑下來,提起這事笑言:“老太太是鎮宅之寶,怪不得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呢。”

姚老太太吃著金穗新搗鼓出來的雙黃蛋月餅,嗬嗬一笑:“這話有趣的緊。”

姚一鳴蹲在金盆子邊上抓著新打的稻子,抓一把,揚一把,口水順著沒長齊的牙齒流進金盆子裏,憨憨地傻笑,自得其樂,玩得特別歡快,她見了就笑得見牙不見眼:“今年風調雨順,是個豐收年。”

“孫媳瞧著也是。幾條商隊等著打了穀子,好去外邦淘換別的糧食,城裏很是熱鬧。”

金穗親自查看過梁州一帶的收成,又看了外地的收成捷報,除了少數幾個地區遭遇旱澇,大夏這一年的收成極好,姚家接了幾個糧食大訂單,零零碎碎的,還有些小訂單。她第一回處置糧食交易,做得特別小心,因為糧食出境是個很敏感的課題,得防著人在這上麵動手腳。

在藏寶賭坊上,攝政王吃了大虧,不可能一直風平浪靜下去。攝政王那一隻腳沒落下來,金穗總覺得心神不安。

但是,當攝政王的那隻腳落下來時,金穗準備日久,卻依舊被打個措手不及。

中秋過後,秋收接近尾聲,酒樓茶肆都在議論收成這個話題,不乏文人墨客旅居鄉野,有關秋收的詩詞在街頭巷尾的小兒口中流傳,隻讓人歎,好一個太平盛世!

姚府門前兩匹馬兒飛奔而至,兩位管事模樣的中年男人飛身下馬,門房小廝眼尖地認出來人,諂媚笑著迎上前,親熱地喚:“梁管事,任管事,您二位大人安好!”

那梁管事臉色卻不比往日好,隨手丟一塊銀子扔到門房懷裏,門房笑得更加諂媚,而那任管事一如既往地黑著臉,一毛不拔。

傳了話,梁管事和任管事急急朝鏡明院趕,門房望著二位管事的背影,嘀嘀咕咕:“任管事的鐵公雞性子真讓人恨得牙癢癢啊!”又犯疑惑:“那任管事是個黑無常也罷了,怎麼梁管事也行事匆匆,一臉著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