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人都點頭表示同意蔡友誠的分析,汪寶湘接著說:“關書記是想讓張永作為一把懸在我們頭上的利劍,來脅迫、修正我們在碼頭一事上的作為。

事實上,張永的確是懸在我們頭上的一把劍,一把非常鋒利的劍,時時刻刻威脅著我們。

如果這柄懸在我們頭上的利劍被我們取下,那關書記手中就失去了修正我們行為的倚靠。

就是說,從我們取下懸在我們頭上的利劍那一天開始,關書記就不會對我們的行動表示什麼反對意見了。

因此,取下這柄懸在我們頭上的利劍,就是我們的當務之急,要做的首先就是取劍行動。”

聽到這裏,少劍平望了望董卓凡,見董卓凡頜下首,於是說:“我很讚同老汪局長取劍是當務之急的意見。

可是,張永知道的東西,關書記同樣也知道;

張永手中有的東西,關書記手中也有,甚至連趙康生也一樣。

那我們要如何因應他們呢?”

蔡友誠聽了笑著說:“劍平,這你就多慮了。

第一,我相信關書記不會讓趙康生與他知道的一樣多,甚至不會讓趙康生知道具體的任何數據。

為什麼這樣講呢?

首先,一份可以成為利劍的數據,之所以可以成為利劍,完全在於它的擁有者隻是極少數的人。

試想,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的一份數據,可以成為一柄利劍麼?

不會的!

第二,如果關書記想讓他自己手上的數據成為一柄利劍,他又何必費盡周折讓張永向市委反映呢?

有了關書記讓張永向市委反映這現象,就可以斷定關書記決不會用上他自己手上的數據作利劍的。

大家認為呢?”

董卓凡心裏非常讚同蔡友誠的分析。

從關錦明先前對待自己的態度可以推斷,關錦明決不會用他手上的數據作為一柄懸在自己頭上的利劍的。

在這一點上,董卓凡非常自信。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董卓凡一幫人聰明一世,就因為自始至終沒有弄懂關錦明為什麼不想與董卓凡撕破臉皮這個問題,才會有後來董卓凡那無可挽回的人生悲劇事件出現。

董卓凡對汪寶湘點下頭,說:“寶湘,你繼續說下去。”

汪寶湘聞言接著說:“摘劍是當務之急的事。

可是,通過可行性報告書也不容耽擱。

董書記,這事最好在一二天內完成。

就是說,這事必須在我們找到張永之前通過。

第一、我們未找到張永,那張永就是關書記手中的一張牌。

有了這張牌,在關書記心裏就會認為我們的頭上懸著一柄利劍。

有了這柄利劍,我們決不敢胡亂作為的,那關書記所有相關行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所以,隻要張永在逃,在專題會議上討論、表決的時候,關書記就絕不會生出變卦來的。

第二、如果我們在專題會議之前找到張永,關書記手上的牌就出完了。

沒了張永這張牌,要是通過了可行性報告書,關書記就製約不到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