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化自己的特長
——王國華
在美國耶魯大學的入學典禮上,校長每年都要向全體師生特別介紹一位新生。去年,校長隆重推出的,是一位自稱會做蘋果餅的女同學。大家都感到奇怪:怎麼隻推薦一個特長是做蘋果餅的人呢?最後校長自己揭開了謎底。原來,每年的新生都要填寫自己的特長,而幾乎所有的同學都選擇諸如運動、音樂、繪畫等,從來沒有人以擅長做蘋果餅為賣點。因此,這位同學便脫穎而出。
這真是一位聰明的學生。我想,如果當初她填上“擅長廚藝”,結果會怎樣?肯定不會像“做蘋果餅”這麼打動人心。其實,那些填寫運動、音樂、繪畫的,可能也就是會打打羽毛球、吹吹口哨或者畫幾筆素描。但是,他們不敢那樣寫,非要用一個大而籠統的概念把自己的特長掩蓋起來。細細打量,這背後更多的是心虛。而細化自己的特長,則顯示出一種天真的可愛和拙樸,同時也是一種自信。我的一位朋友在求職時,在簡曆“有什麼特點”一欄中寫道:“說謊時容易臉紅。”這比起那些自稱“從不說謊”的人來,要真誠得多。有些特長雖然不偉大,不高貴,但是它照樣可以讓我們享受一生。細化它們,並張揚它們,你的自信便一點一滴地滲透出來。
最有價值的十分鍾
——龍際禮
美國伯利恒鋼鐵公司總裁查理斯·舒瓦普向效益專家艾維·利請教“如何更好地執行計劃”。艾維·利遞給舒瓦普一張空白紙,說:“請你在這張紙上寫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
舒瓦普用了5分鍾寫完。艾維·利接著說:“現在用數字標明每件事對於你和你公司的重要性的次序。”這又花了5分鍾。艾維·利說:“好了,把這張紙放進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把紙條拿出來,做第一項最重要的,不要看其他的,隻看第一項。著手辦第一件事,直至完成為止。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對待第二項、第三項,直至你下班為止。如果隻做完第一件事,那不要緊,你總是在做最重要的事!”艾維·利最後說:“每一天都要這樣做——你剛才看見了,隻用10分鍾時間——你對這種方法的價值深信不疑之後,叫你公司的人也這樣幹。這個試驗你愛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後給我寄支票來,你認為值多少就給我多少。”
一個月後,查理斯·舒瓦普給艾維·利寄去一張25萬美元的支票,還有一封信。信上說,那是他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一課。5年之後,這個當年不為人知的小鋼鐵廠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鋼鐵廠,人們普遍認為,艾維·利的方法功不可沒。
人的能力畢竟有限,無法超越某些限度。如果能對準備工作盡量做到慎重研究,心中對事情的輕重緩急有數,雖說不一定能夠成功,但至少可以將能力作更大的發揮。今天的世界是思想家、策劃家的世界,唯有那些做事有秩序、有條理的人,才會成功;而那些頭腦混亂,做事沒有秩序、沒有輕重緩急的人,成功永遠都和他擦肩而過。
真正的機會
——伊凡
有一位名叫西爾維亞的美國女孩,她的父親是波士頓有名的整形外科醫生,母親在一家聲譽很高的大學擔任教授。
她的家庭對她有很大的幫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她從念中學的時候起,就一直夢寐以求地想當電視節目的主持人。
她覺得自己具有這方麵的才幹,因為每當她和別人相處時,即使是生人也都願意親近她並和她長談。她知道怎樣從人家嘴裏“掏出心裏話”。她的朋友們稱她是他們的“親密的隨身精神醫生”。她自己常說:“隻要有人願給我一次上電視的機會,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為達到這個理想而做了些什麼呢?其實什麼也沒有,她在等待奇跡出現,希望一下子就當上電視節目的主持人。
西爾維亞不切實際地期待著,結果什麼奇跡也沒有出現。
誰也不會請一個毫無經驗的人去擔任電視節目主持人。而且節目的主管也沒有興趣跑到外麵去搜尋天才,都是別人去找他們。
另一個名叫辛迪的女孩卻實現了西爾維亞的理想,成了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辛迪之所以會成功,就是因為她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切成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她不像西爾維亞那樣有可靠的經濟來源,所以沒有白白地等待機會出現。她白天去做工,晚上在大學的舞台藝術係上夜校。
畢業之後,她開始謀職,跑遍了洛杉磯每一個廣播電台和電視台。但是,每個地方的經理對她的答複都差不多:“不是已經有幾年經驗的人,我們不會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