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者點評(1 / 2)

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之後,中國共產黨下一步的鬥爭目標就是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因此,抗戰勝利後的第二年聞一多遇害,為毛澤東教育全黨全國人民尤其是徘徊觀望中的民主人士徹底識破國民黨政府反人民反民主的醜惡嘴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現實素材。胸中自有政治風雲的毛澤東一下子就抓住了這一素材,與朱德總司令聯名電唁,高度評價聞一多是一位不屈不撓的民主鬥士。在人民解放戰爭節節勝利、國民黨軍隊潰不成軍、美帝國主義的幻想徹底破滅之際,毛澤東以政治家的視野、雜文家的辛辣、曆史學家的氣勢揮寫了一篇千古奇文——《別了,司徒雷登》。這也許是毛澤東最優秀的文章之一。文中的聞一多栩栩如生,英雄氣概令人折服,“拍案”有聲,尤其是“橫眉怒對”一句,使人不由自主想起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的警句。很明顯,這句話是由魯迅之語點化而成。在毛澤東的心目中,魯迅是民族英雄,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聞一多的骨頭同樣很硬,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所以毛澤東由衷讚歎聞一多、朱自清的“骨氣”,號召人們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

聞一多是不朽的。今天的武漢大學文學院舊址旁,有一尊聞一多塑像。筆者在武漢大學求學時,多次經過塑像前往圖書館查閱資料。聞一多先生冷峻的目光具有穿越時空的曆史震撼力,催人發奮、思索、上進。作為珞珈學子,我們應該永遠記住聞一多的名字,因為在學問和思想方麵,聞一多都是武漢大學引以自豪的大師。

1947年3月,史學家吳晗先生寫就於清華園的一篇序文指出,一多先生的道路是曲折的,青年時代是新月派新詩人,中年時代是舊經典的研究學者,晚年成為青年所愛戴,昂頭作獅子吼的民主戰士①① 見吳晗的《〈聞一多的道路〉序》,載王康的《聞一多傳》第451—454頁,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年出版。。聞一多是名副其實的民主戰士,是徹底的捍衛民主的偉男子。他痛恨封建家長製,在家中他是慈愛的父親,體貼的丈夫,對幫傭的趙媽待如親人。他極力愛護青年,教育之,指導之,“成為青年所熱愛的老青年”(吳晗語)。

在治學方麵,聞一多原本是學美術出身,後來卻突入中國古典文學,取得了驚人的成就。除了家學淵源和個人天資外,聞一多開闊的學術視野,跨學科的方法論,對待學問的科學精神都是他成為一代大師的重要原因。他認為做學問要下切實的工夫,尤其講求考據,足以為後學者法。聞一多熱愛知識,以學問為天職,嗜書如癡,其刻苦勤奮之程度超乎常人所能想象,人稱“何妨一下樓主人”。足見其珍惜時間、求索鑽研之精神,令人肅然起敬。至於聞一多在清華執教五年期間,埋頭古籍不問政治,筆者認為:他繼承“五四運動”要科學要民主的精神,當民主已不可求,自覺無能為力之時,便寄托於科學研究。不能從事自然科學,也要學習科學方法,以科學精神治學。他正是把愛民主重科學的精神,與對祖國文化的熱愛結合起來鑽古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