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1 / 1)

古人雲:詩以言誌,詩以抒情。詩歌作為記錄人生感悟和衝動的載體,伴隨著我們的成長而誕生。

作為詩歌愛好者,不經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風大浪,就不可能達到大徹大悟,迸發出燦爛的思想火花!就不可能從“為賦新詞強說愁”過渡到“欲說還休”的境界。

所以,詩人的一生注定在痛苦和寂寞中度過!對大多數人而言,選擇寫詩,或許是一種美麗的錯誤。

從兒時起,便聽老人講: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會作文。麵對紛紜複雜的社會和事物,時常感慨萬千,每每有作詩的衝動;但苦於腹中無物,創作之靈感瞬間即逝。

及至大學期間,天天泡在學校圖書館中瘋狂閱讀,始有所獲。但其時寫的均是所謂古風、丘八詩、順口溜、三句半之類,對詩詞的平仄、押韻尚不太懂,更勿論出格、變格、拗救、對仗、化典之類了。

參加工作以後,偶然覓得清朝查培繼的《詞學全書》,反複加以通讀,又覓得《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千家詩》、《聲律啟蒙》、《增廣賢文》、《幼學瓊林》、《龍文鞭影》、《十七史蒙求》,始感稍有所悟,開始自己的正式寫詩生涯。期間斷斷續續,不曾想,一晃就是二十七年有餘。

2008年初,由於事業上的挫折,決定休息幾個月全力參加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考試,經過三個月的苦讀,竟然一舉過關,身心輕鬆下來的我開始涉足文學網站和文學論壇。《世紀文學》網成為我常駐的第一個網站,我把曆年積累下來詩詞作品取名《老鳳雛聲集》、雜文散文作品取名《桑榆恨晚集》,一股腦兒全發到網上。

是年十月登陸紅網論壇注冊,很快就被論壇所吸引,開始在長沙論壇、古典文學、湖湘文化、嶽陽論壇之間遊走。把《老鳳雛聲集》、《桑榆恨晚集》全部搬到紅網論壇,並且一直堅持寫作詩詞和雜文。在紅網的這幾年,是我詩詞創作的高峰期,本次結集出版的詩詞作品,絕大部分是紅網發表過的作品。

在嶽陽論壇,有幸結識了古典詩人李響球、藍水河、月下梅影,因為經常詩詞唱和,被嶽陽網友戲稱為“月下古典詩派”,這種詩緣和友情由此一直延續到嶽陽新聞網,再到如今的紅網古典文學版。

在紅網和嶽陽新聞網,與我詩詞唱和比較多的除了“月下派”諸君,還有54老人、賀靜、鄧清泉、若雲。他們的詩詞帶給我很多靈感,尤其是賀靜,她的詞婉約柔靜,也許還帶有淡淡的憂傷和哀怨。因為唱和她的詞,我一度從豪放派徹底墮入婉約派,沉浸在憂鬱的情緒中不可自拔。

在紅網古典文學版有一大批詩詞人才,棲桐、王大沐、李凡、心魔、縛翼狂蜂、韓茹彬、雪君子、幽容若、梅邊吹笛客、在野孤鴻等,賞讀他們的精彩作品,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和提高。尤其是當年古詩版爭論風波的時候,網友拍磚手對我的鼓勵,使我記憶猶新。在此一並致謝!

愚以為寫古體詩,才情側重高低各有不同,有曹植的七步成詩,也有賈島之推敲求句,均傳為千古佳話,但總的一點,必須有感而發,切勿作無病呻吟之舉。愚最欣賞《紅樓夢》中林黛玉教香菱寫詩之語:“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相信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吾儕也會有文思如泉湧、下筆如有神的一天。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