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小巫見大巫(1 / 2)

宋慈臉上現出幾分好奇之色道:“哦?不知沈府尹此言何解?”

“此事的起因還要追溯到半月之前,湖州城西鳳凰山上出了幾個落草為寇的山匪,居住在鳳凰山的村民荼毒甚重。周文通將軍急公好義、疾惡如仇,聽聞此事後,便領了一曲士兵想替百姓除了這幫匪患。周督監乃是沙場宿將,對付幾個蟊賊自然是手到擒來,功成身返之日,鳳凰山上的百姓更是簞食壺漿、為其灑水開道。還籌集銀錢替周督監縫製了一把萬民傘,以示感恩再造之德。但是村裏卻有兩個刁民,因為其老父被一漏網流竄的山匪所害,硬是要將此責推dao周督監的身上,說是周督監平賊不盡,才有其老父之死,還索要白銀百兩之巨,當真是胡攪蠻纏之極!本官自然不會依從此等無賴之請,但是念在其也是湖州子民,所以才自掏腰包,拿出了十兩銀子以作撫恤,可是那兩個刁民卻是不肯罷休,反而反咬一口,開始誣蔑起周督監縱下行凶,這才有了宋提刑在坊間聽聞的流言。本官想著‘謠言止於智者’,也就沒有去刻意彈壓,想不到卻是讓宋提刑看了笑話。”

徐逍遙聽到這裏,不禁想起李知廉還有訟師張達鳴顛倒黑白的功夫,現在看來,比起這沈渙來倒是有些小巫見大巫了,當下便忍不住道:“不知府衙可曾到鳳凰山上驗看過屍體呢?”

沈渙沒有因為一個小推司的質疑而顯出怒意,反而繼續訴苦道:“此等人命大案,本府自然要謹慎以待,那老漢倒真的是被利器一記劈死。但本府讓忤作辯看過傷口,確信那傷口根本就不是軍士佩刀所傷,軍中裝備乃是製式兵器,其刃口寬度在《武經總要》上都有記載。那老漢的傷口卻是明顯寬了幾分,根本不是軍刀之傷。當日驗屍的屍格還存放在案卷之中,連那屍體也是還存放在府衙中,若是宋提刑需要,本官可以馬上叫人送去提刑衙門。”

宋慈點了點頭,卻是沒有再追問此案,反是撫慰了沈渙幾句,說是龍生九子,良莠不齊,為官父母要令治下百姓處處滿意、事事順心,確實不易。

沈渙聞言大生知己之歎,也是抱怨了幾句為官德操勞,隨即便眼睛一亮道:“宋提刑,這次花會倒是一個放鬆身心、頤養情操的良機,不如宋提刑也來與民同樂一番,本官會安排一切的。”

“這個恐有不妥吧。大宋刑統明言官員不準狎妓,宋某身為提點刑獄,怎能知法犯法呢?”

沈渙哈哈一笑道:“慕容緹娜乃是歌舞大家,而非風塵女子,當晚的花會也是雅俗共賞的歌舞詩文之賞,怎麼能說這是狎妓呢?再說朝廷還要派幾位禦史蒞臨此會,難不成宋提刑還要參這幾位禦史一本嗎?”

宋慈聞言身子明顯顫動了一下,不過旋即又恢複平靜道:“沈府尹言之在理,不過宋某這幾日卻是因為劫奪金牌一案脫不開身,怕是無暇與會了。”

沈渙聽到金牌案,倒是也收起了笑容,沉聲道:“此案倒真是刻不容緩,朝廷已然發出第二塊金牌,三日之後就要到湖州境內,聽說這次的護衛禁軍過千,還有數位大內高手,朝廷還來文申殤了本官上回之失,要湖州上下務必同心同責,協同禁軍護送,所以此次絕對是不容有失,若是宋大人能盡快找出劫匪,就真是湖州上下官員之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