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詩炮發動後第一日,壓在主教們心口的石頭終於放下,趾高氣揚的談判使者向奧利米斯軍正式出使,粗略估算時間,當教廷使者到達敵軍時,奧利米斯的那些年輕人應該已經充分“認識”到主的偉大與仁慈。
一些沒見過世麵的主教開始了對主的歌功頌德,而經曆過滄桑的老人們則是對國情和人性唏噓不已。
聖詩炮發動後第二日,奧利米斯攻下第一座城鎮的消息傳回了聖都,再考慮消息傳遞的時差,現在的奧利米斯應該占領了教國更多的領土,不過這也在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
智珠在握的主教大人們相信,今日奧利米斯造成的破壞越多,明日他們要認錯的代價就越大。
聖詩炮發動後第三日,教國的淪陷速度有些難以置信,在那個惡毒公主的一國論和紅之學士的瀆神宣言下,一群群下賤的愚民竟然敢質疑主的威嚴,主動繳械投降?
對於意誌不堅的賤民,主教大人們已想好了“必要”的懲戒刑法。
至於奧利米斯的那兩個女人,身為一國之君的璐庫爾公主可以暫時小懲大誡,但那個紅之學士,一定要處以極刑。就把她判定為魔族吧,她傳播的“惡魔果實”和瀆神言論就是最好的證據,相信奧利米斯的公主也知道什麼叫做大局為重。
第四日,第五日,第六日。
主教大人們發現情況越來越不對勁,不隻是奧利米斯的進軍更加肆無忌憚,其他國家也都露出了各自的獠牙。
這群家夥都不怕死嗎?還是說他們篤定了“神罰”的次數有限,打算群起而攻?
按照正常的劇本,這種時候各國明明應該相互顧忌,無人敢作出頭之鳥才對。最起碼首當其衝的奧利米斯也該知道帶頭“瀆神”的嚴重後果。
大概是各國聯手的恐怖力量,教國的情報係統遭到了難以置信的毀滅打擊,對於現在控製地區以外的動向,主教大人們基本隻能靠猜,而如此有悖常理的現實情況更是讓他們淡定不能。
難道那個哈梅爾裏有著公主或是勇者的至親之人,所以他們才徹底拋棄了冷靜?
又或者一時手滑的奧本海默老主教實際把聖詩炮打到了海裏,現在還得再補上一炮?
若非教皇陛下還是那樣的穩重如常,今日的樞機會議大概會又一次騷亂起來……
「到底是怎麼回事!」
教皇寢宮內,伴隨著怒吼無數價值連城的名畫、器具都在聖光中化作了塵埃。
在人前為了穩定人心,教皇陛下自然是表現的成竹在胸,不過實際上這幾天裏最受衝擊的正是他本人。
情況可比表麵上更糟的多,作為經營了至少數百年的情報網絡,即便那些國家齊心協力甚至再加上刺客公會、間諜公會這樣的黑色組織,對於教國的情報封鎖也絕不可能如現在這般徹底。
絕對有內鬼,而且還不止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