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章 身世之謎之震霆送帖(1 / 2)

(附上人物關係表,歐陽潤濤,有三子一女,長子歐陽思信,次子歐陽思智,女兒歐陽思禮。歐陽思信,有一獨子,歐陽震霆。歐陽思智,有一私奔女友苗芷若,二人婚後,育有一子一女,兒子歐陽誠,女兒歐陽真。歐陽震霆,有一對雙胞胎兒子,歐陽傑,歐陽林。)

歐陽傑和歐陽林年紀輕輕的,他們家怎麼就剩下他們兄弟倆相依為命了的呢?他倆的父母到哪裏去了呢?其實這裏麵也是有故事的,而且這故事還牽涉到了他倆的父親歐陽震霆與母親潘氏,以及他倆的曾祖父歐陽潤濤;這個故事同時也記錄並回顧了他們歐陽家族的進化與變遷;更為重要的是,這故事還揭開了他們這對雙胞胎兄弟的身世之謎。但是對歐陽傑和歐陽林二人而言,這個故事,他倆的父親歐陽震霆有事沒事就講給他倆聽,不過他倆的父親喜歡側重講他們家醉神酒坊的光輝史以及他與張八通、金燦燦二人在雙流縣縣郊偶遇並相識的情景及經過。興趣這東西還是蠻有意思的,越是象真子集那樣的共同話題越能引起聽眾的熱情。看來他倆的母親潘氏也是深諳此道,隻要閑來沒事,她就老生常談,不過她偏好側重嘮叨他倆的二爺歐陽思智與其夫人苗芷若的那點逸聞趣事。但是有一點卻是相同的,他倆的父親與母親但凡講到男歡女愛的情節時,都會選擇能省則省,不能省則一語帶過。他們二人如此這番處理,也是人之常情,也是情有可原的;少兒不宜的情節誰個家長也不會講給他們自己的孩子聽的,這也是基於孩子健康成長的考慮。春去秋來,鬥轉星移,耳濡目染。這個故事,歐陽傑和歐陽林耳朵都聽得快長出繭來了,所以呀,這個故事在他倆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兄弟倆對這個故事也自然是耳熟能詳的了。

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這就得從歐陽傑與歐陽林兄弟倆的父親歐陽震霆身上說起了。

話說110年前,大約是明朝萬曆年間前後,歐陽震霆家的先輩就已在嶽陽縣長江街18號開有一家釀酒作坊,生產一種散酒,也就是老百姓平日裏常喝的那種糧食酒。他們家的酒質量還算不錯,這酒自古以來一直都叫嶽陽糧酒,隻是到了歐陽震霆的爺爺歐陽潤濤執掌酒坊的時候,他留意並洞悉到了此酒的一些特色及賣點:嶽陽糧酒,酒液清澈,酒香醇厚,酒勁舒緩。但凡喝上一瓶的人,必醉無疑,絕無例外,半瓶見晃,一瓶見醉,兩瓶見倒;即喝即醉,即醉即睡,不說不鬧,不嘔不吐;既不傷身,也不傷體,更不傷人。淺醉時,醉酒人看人都會看出三個人影來。所有這些,不論是歐陽潤濤的爹、還是歐陽潤濤本人以及那些酒客,都是有同感的。與此同時,歐陽潤濤還敏銳地意識到,他們家的嶽陽糧酒非常適合情場失戀的青年、職場失意的職員、官場失寵的官員、商場失敗的商人等這四類人群飲用,用酒療傷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酒品的買賣雙方其實心知肚明。至於說用此酒來招待紅白喜事上的賓客,那就更不用說了。能做餃子皮的麵粉,難道還做不了饅頭麼?就是在那一段時間裏,歐陽潤濤還發現,嶽陽糧酒中的那個“糧”字蠻俗氣,一點也不文雅。正是基於這些考慮,歐陽潤濤最終便把嶽陽糧酒酒坊的商號名改為了醉神酒坊,把嶽陽糧酒的商標名改為了醉神酒,而且還親自給醉神酒設計了一個LOGO,一個畫著三個相同人頭像的圖標,而且那三個人頭像一實二虛,生動而又形象,一看就給了人一種醉了的直觀感;但那人頭像的原形不是他歐陽潤濤本人,而是他本人的父親,其實他原本是準備選用他們的先祖——嶽陽糧酒創始人的人像的,隻可惜由於時間久遠,他並沒找到那位創始人的畫相資料,便隻好求其次,改用他父親的畫相了。一言以蔽之,醉神酒物美價廉,物超所值,可謂是名符其實。自那以後,顧客也是趨之若鶩,醉神酒坊的醉神酒也就賣得更加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