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骨柔情 蕩氣回腸·百轉千回(1 / 1)

——走近劉歡的人與歌

2011年11月2日晚上,與同事相約一起去現場聽劉歡的歌,心中再一次燃起了久違的激情。近距離接觸劉歡,更為他的真情與大氣所感動。

第一次聽到劉歡的歌,還是剛上大學的時候,電視連續劇《雪城》正在熱播,其中的主題曲《心中的太陽》更是紅遍了大江南北。“天上有個太陽,水中有個月亮,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哪一個更圓,哪一個更亮……”迷茫、清新、別具一格的詞曲和演唱技巧,讓人耳目一新。隨後,《少年壯誌不言愁》《好漢歌》等,讓人一次次地豪情滿懷,意氣風發,蕩氣回腸。其實,劉歡的歌是多麵的、豐富的,在豪放中不失婉約,像《千萬次的問》。而《彎彎的月亮》則是婉約類典型的代表。“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麵,是那彎彎的小橋……”悠長、遙遠的聲音中透出的是淡淡的憂傷和綿綿的思念。

劉歡的歌之所以曆經二十多年而不衰,深深地影響了一代代人,除了他那天才般的歌喉與靈氣,還在於他對人做事的真誠。我看到現場的觀眾中,不乏白發蒼蒼的老者,也有像我一樣的中年人,當然更多的還是年輕的大學生。

今天晚上節目的名字叫《銀鷺歌聲傳奇》,在山東廣播電視台1200平方米的演播大廳裏錄製。節目的形式是由七位青年歌手現場演唱劉歡的歌,相鄰的兩位由現場觀眾進行投票,優勝者再與下一位對決,以此類推。節目由黃健翔主持,劉歡則坐在觀眾席上對歌手們進行點評。我作為五百名觀眾的其中一個,不但要配合營造好現場的氣氛,還要投出自己的一票。

前幾年,自己看足球還比較瘋狂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黃健翔激情四射的解說風格。後來,黃健翔離開了央視,中國的足球也沉寂了。今天晚上再見到黃健翔倍感親切,沒想到他主持文娛節目竟然是如此收放自如,機智幽默。

當然,今晚的主角隻能是劉歡。當一襲黑衣、腦後束發、麵帶微笑的劉歡走上台時,觀眾縱情歡呼,掌聲震棚。

我的位置在第五排,離演出的舞台和劉歡都隻有幾米的距離。近距離觀察劉歡,感覺他的臉並不像在電視上看到的那麼寬,身材也不是很胖,完全可以用非常精神來形容。態度更是相當謙和,平易近人,不嬌捏,不自戀,沒有一點“腕”的架勢。

一個歌手唱完歌後說自己從小就崇拜劉歡,想拜劉歡為師。劉歡非常誠懇地說:“人不需要拜別人為師,那樣就把你自己限製住了。根據自己的特點,不斷追求,你就會成功。”這也應是劉歡本人的切身感受,並且值得我們沉思。是的,劉歡走到今天,他真正的老師是誰?應當是他自己,一個擁有平和的心而不懈追求的人。

節目錄製中間,因為出了點技術故障而暫時停了下來。為了活躍現場的氣氛,黃健翔就不斷“逼”著劉歡報料,劉歡也非常善解人意,把自己的一些“內幕”娓娓道來:他留長發絕不是為了裝藝術家的範兒,而是為了方便,平時向後一挽就成,一年隻需剪兩次,避免經常去理發店而浪費時間。自己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什麼職稱也不知道,因為他教的《西方音樂史》是校方給安排好的課程,他教完就走。他的右腿股骨頭壞死後,換了一個不鏽鋼的,結果坐飛機安檢時老給他惹麻煩,報警器“吱吱”的響聲,讓安檢人員懷疑他褲子口袋裏裝著違禁物品……

當然,劉歡也會反客為主,借機“采訪”黃健翔,我這才知道黃健翔是外交學院畢業的。

自始至終,不需要劇務暗示和動員,觀眾席上掌聲、笑聲不斷。

最後,在全場觀眾的期盼和歡呼聲中,劉歡走上台去,傾情演唱了《從頭再來》:“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勤勤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風雨……”

觀眾一齊站了起來,同聲高唱:“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隻不過是從頭再來!”

激昂、婉轉的歌聲久久地回蕩在泉城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