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天下論 搶鹽,人心浮躁的淋漓體現(1 / 1)

2011年3月17日上午,有朋友發短信提醒我,準備點鹽吧,大家都在搶鹽,我還頗不以為然。誰知到了下午,事情越來越邪乎,大家都開始談論鹽的問題,不少地方的超市裏已經買不到鹽了。

前幾天也有好心的朋友發了一條很長的短信,提醒注意日本的核輻射,不要接觸海水,不要食用海鮮,還有其他一些保護措施等等,當時我隻回了“謝謝,沒必要恐慌”幾個字。

日本發生核泄漏是事實,並且事情可能變得越來越嚴重,但是對我們現在有無實際影響,不知大家動腦想過沒有。有關權威發布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專家天天在媒體上解釋,目的就是讓大家不必過分驚慌。

權威機構的結論你可能將信將疑,可是我們自己呢?難道就不能正確地做出判斷?

發生核泄漏的福島在日本的東北部海邊,中國陸地主要在日本的西方和西南方向。也就是說,日本福島的核汙染要飄到中國來,必須是刮東風或東北風,先要飄過日本本土,然後飄浮到達中國。當然,這裏還有一個前提,就是核汙染的劑量必須足夠大。如果不大,可能在天空很快就消散了。至少目前,我還看不到核汙染能夠到來的跡象。因為除了夏天的台風,我還沒見過風會從日本吹來。

再回到鹽的問題,且不說碘鹽對預防核輻射到底有沒有作用,先算個簡單的賬,我們搶那麼多鹽幹什麼?

根據科學測算,一個人一天食鹽的攝入量以6克為宜。如果你是一個三口之家,每天20克足夠了。一包食鹽一般是500克,可夠一家用25天。換句話說,一包鹽可對付一個月。你搶回家去一堆鹽,打算對付日本的核輻射到什麼時候?

記得1988年在上海讀大學時,當地興起搶購風,什麼洗衣粉、肥皂、臉盆,幾乎見什麼買什麼,仿佛這些東西今後就不會生產了。更可笑的是,我親眼看見一個老太太吃力地抱著五六個鋼精鍋,還一臉自豪的樣子。人的一生能用壞幾個鋼精鍋,大概那個老太太是要傳給她的子孫了。

印象很深的是美國“9·11”時,從已經起火的大樓上疏散下來的人的表情,盡管也有個別人喊叫,但更多的是從容鎮定,有條不紊,讓人看到的是一種成熟和秩序,我們沒有理由不向這樣的民族學習和致敬。

社會上出現一個事件,很多是在千裏之外,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真相,可是網上的輿論幾乎總是一邊倒,很少能聽到反對的聲音或理智的分析。收到一個短信,不加分析地轉發出去,這也是近年來謠言傳播的途徑之一。

官方發布我國的食鹽儲備量是五年,這個我相信,因為中國根本就不是一個缺鹽的國家,什麼時候也不會沒有鹽吃。

現在最高興的就是趁機炒鹽的商人,他們正笑著躲在家裏數鈔票呢。

還有移動運營商,我們自覺不自覺地自己掏錢在給他們掙錢。

但是大包小包的鹽搶回家了咋辦?沒事,爛不了,再去買個大缸,醃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