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才發生了昆侖派與劍閣為敵的事,柯東在此時不得不出麵懲治擅作主戰的門人,然後下山向劍閣解釋這一情況。
不過他也沒想到,一過來,發現老相識陶成退位了,讓一個少年仔當了掌門人。
在沒有電腦和網絡的時代,江湖上的消息大多都是以口相傳,這種傳遞方法在口音、方言、表達能力上多有變數,所以結果往往是以訛傳訛。劍閣兩宗因為葉銘和冷無霜而大戰,這消息已經傳遍了西川一代。
聽說過劍閣內部紛爭擴大的消息,柯東這邊被嚇得也開始亂想:“之前不久這形、意兩宗有過火並,還死了一個宗主,該不會……連劍閣也是一半向朝廷投誠了嗎,陶成被迫退位?那我呆在這裏豈不是自投羅網?”
柯東的消息不太屬實,劍閣這邊是死人在前、宗門火並在後,不過他也深知這種小道消息不可信,準確性會越來越差。說來,傳到他這裏還沒變成“號外:劍閣內訌無一生還”之類的大新聞,就已經很給麵子了。
柯東很煩惱,於是懷著不安和猜疑,側身睡了,開始調整這幾天兼程而疲乏的身體。
不過他的跟班則沒有安心睡著:“其實我們……不是他的跟班啊!”
跟隨他來到劍閣的這幾個小年輕,最大的都不超過三十歲,其實是昆侖派的投降派。與柯東的激進派意見向左,鬧得很僵。所以他們這群人不是跟著柯東來的,而是湊巧在同一天到的。
他們的任務,是來跟劍閣通報類似於清風白天說的那些話,類似:“投降饒不死,名利錢財大大的有。”
不過他們遇上了急忙趕來的柯東,驚訝中回過神來,正想放狠話,卻被青城派搶了先手,看他們去找劍閣的麻煩。
現在,有兩撥人、四個想法——
青城派裏,苟延殘喘的小強組想的是,談得攏也好,談不攏也罷,隻要能平安出去就夠,殺不殺於清風還是後話;於清風則是在想,該如何讓葉銘冷靜下來,仔細聽他解釋前幾天的襲擊事件內情,為自己門派澄清。
柯東眼裏,雖然從葉銘嘴裏說來很看不起投降派,但支持他的形宗現在力量不及意宗,一旦變了風向,那麼就出事了。他現在不確定劍閣的人誰說了算,是主和還是主戰,還要設法打探目前劍閣誰管事,是形宗的掌門、還是人多勢眾的意宗。
柯東這邊的徒弟則是在想利用兩宗間隙勸服劍閣某一宗合作,完事了順便還得把柯東抓起來帶回去關好,沒事不再讓他出來亂跑。
不過大家都知道事情不會如願以償,都在想一個問題:“明天要怎麼辦才好?”
葉銘本來其實也在想這個問題,不過在古蘭用主角臉給出了充滿個性的回複後,葉銘也定了決心:“的確不用講什麼道義,既然都為敵了,那還等什麼?”
他當然想不到出言不遜的“於掌門”和“目中無人”的柯掌門這倆到底是啥內情,隻當做大敵來應對。葉銘備好了輕裝,佩劍、匕首、暗器注意檢查後便即出門。
要動手,就不能想太多。
他沒有時間等下去,現在周重吾被困,他能盡快解決門派事情為好,比起這律己過甚的江湖名義,另外兩頭都是大事。一邊是宗門至親,一邊是生死之交,無論哪邊出事都會成為終身遺憾,顧此必然失彼,怎麼可能再等下去。
然而這種難以兼顧的選項,像葉銘這種人一定會想盡辦法兩全其美。但這就像他的武林同道常說的忠孝難全,難,人生中尖銳的地方就在這裏。
葉銘不是唯一順時而動的人,所以這天晚上,將會長地令人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