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闌城外渭水寒 帝都侯府戍士歸 1(1 / 3)

《從繁華到荒涼》

京華一夢月夜涼

紅線兩綰情且長

是誰撫弦

在吟唱

是誰舞劍

在揮揚

前世的長安有他在流浪

一襲素裝雪山涼

刀戟聲共荒原傷

到頭看

隻有長安難以去盛放

經史書書了幾段幾行

我從繁華曾走過荒涼

聖人說

陰陽常在人間流出玄黃

誰知道

畫一卦會畫出多少離殤

等彼岸花綻放

你不會再迷茫

那是我披發持槍守候你的地方

獨白:“在短暫的時光裏,我與你經曆過千裏雪山的風霜、泛黃荒原的廝殺,都曾有過我們的記憶。可是經史書是否記載,等我從繁華走過荒涼,到頭來看我們的過去,隻有那繁華的長安難以去盛放。在那外表祥和的千年古城裏,我們永遠是流浪者。”

正文:

看著不遠處的敵軍帥賬,謝婉的心裏有一種莫名的激動,因為這一戰的成敗在此一舉,贏了,自己功成名就。輸了…。

不光自己,身後的兩千騎兵將永遠沉睡在這嘉峪關外的荒原上。

大魏宣帝天安二十年。此時匈奴犯邊,皇帝元宏敕令平北將軍劉峰率領並州十萬大軍連同大將軍謝雄之女——驍騎校尉謝婉從京城長安帶來的三千鐵騎協同迎敵。

看官:話說這大魏朝的由來,昔日晉室八王之亂,司馬氏自相殘殺,五胡趁機入侵中原,八十年前大魏太武皇帝元覺趕走胡人的割據勢力,建立大魏。

劉峰此時四十有五,乍一眼看去就是一名沙場老將,他是大將軍謝雄的下屬。就在兩軍激戰正酣時,匈奴迫於劉峰的攻勢,將大帳主力全部調到前線禦敵,可是他們怎麼也想不到謝婉的三千騎兵經曆了敵軍的一係列的圍追堵截,包括??**??、風沙等困難,三千精銳已經折損了將近三分之一,謝婉於是就率領剩下的全部精銳騎兵迂回突襲匈奴軍帥帳,導致匈奴後方大亂,劉鋒便揮師北進,大破匈奴於嘉峪關外,斬首五萬多人,從此匈奴遠避,數年之內不複為患。

大戰結束,舉國歡慶,慶功宴就擺在並州城中,劉鋒親自起身給謝婉敬酒。他舉起酒杯對眾將說:“謝將軍年少英勇,大破匈奴,我們應該統統敬謝將軍一杯呀。”

謝婉舉起酒杯,慢慢站起來說道:“諸位將軍,這次大捷,謝婉僥幸行險成功,非謝婉之能,實是上托天子洪福,下賴諸位將士牽製強敵,中靠劉將軍指揮得當之力,謝婉豈敢居功。”說罷將酒杯伸到劉鋒跟前說道:“在我們這帥帳中要說功勞最大當屬劉將軍,我看我們這第一杯酒當先敬劉將軍一杯。”眾將楞了一下,隨後紛紛稱是,於是大家一齊敬了劉鋒。

謝婉歎道:“謝家雖忝居高位,但男丁單薄,謝婉不才,若非諸位將士牽製頑敵,助謝婉成此大功,謝婉恐怕早已命喪匈奴人手中了,隻怕無法為國盡忠、床頭盡孝,所以謝婉在此敬諸位將軍救命之德。”說罷,輕聲欷歔不已,又擦了擦眼角快要流出的眼淚,也不用酒杯,拿起個壇子一飲而盡。眾人不禁感歎謝婉的胸襟氣魄,又聽謝婉告難,經過幾個月的相處,都知道謝婉家世並非十分顯赫,不然也不至於讓一個弱女子拋頭露麵、四處奔走,想到謝婉的苦楚,眾人都十分憐惜,紛紛棄了酒杯,整壇幹了。

劉鋒笑道:“今日大勝,匈奴自此不複為患,本將十日前已將列為功勞一一陳奏聖上,我估摸著聖旨這就該來了。”言未畢,隨軍小校進賬報道:“將軍,聖旨到,請將軍接旨。”劉鋒急忙率領眾將出營,焚香接旨。

使者傳大魏王朝第四任皇帝元宏旨意。隻聽詔曰:“平北將軍劉鋒,有將帥之才,思慮周詳,指揮得當,致使夷狄授首,賊首遠遁,雖古之名將衛青、霍去病莫過於此,特官升兩級,加封正二品後將軍、平原侯、領並州牧。坐鎮並州,知並州內外事。驍騎校尉謝婉,乃大將軍之女,雖為女子,膽識過人,不讓須眉,特以劉鋒平北將軍之職賜之,朕體謝愛卿邊塞勞苦,特召還朝,父女團聚。其餘將校一一升賞。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