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蔡康永與汪峰的讀書心得(1 / 2)

我經常在節目中講,對於讀書的氛圍來說,目前不是最好的時代,讀書節目也是如此,甚至被邊緣化。我特別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調動大家讀書的熱情,哪怕是讀實用性的書籍。

名人的影響力很大,你看微薄上的大號發個照片瞬間就可以被轉發幾萬次,我在想,如果他們能積極發布關於讀書的內容該多好啊。於是我策劃了一個係列,叫“明星的讀書生活”,讓他們講講和書的故事。可惜隻堅持了三個月,因為很多人覺得這個話題沒什麼可談的。不過還是有一些明星有話可談,比如說蔡康永和汪峰。

宏玖:您購書的方式是網上購書還是實體書店購書?

蔡康永:都有。我在網上買書很瘋狂,因為我在旅行的時候看到一些覺得好的書就會用手機給書拍照,回到台灣的時候就在網上一次性把它買齊。以前沒有網絡書店的時候,看到想看的書就要買下來,所以沿路要背很重的書,因為我看中的書大多都是印刷、裝幀很棒的,是很重的大本書。自從有了網絡書店,我再也不要扛書旅行了。網絡書店的可怕之處在於你買了一本之後它就會給你推薦另外二十本。逛實體書店的話,書店無法陳列那麼多書,可是網絡書店會一直提醒你,如果你買了這一本,那麼那一本也很適合你。最後你越看越多,就會一次買很大一個包裹。可是,對我來講,不管怎麼樣,我一直都覺得在所有的花錢的東西當中書是非常便宜的一種,就算加上從海外運到台灣的運費,那些很重很大的書也依然比別的東西便宜很多。就算買到了以後不是那麼滿意,你一定很快就可以找到適合它的主人,你把它送人或者捐掉都沒有問題。我覺得買書這件事情不宜錯過,寧願錯買一百本不要錯過一本。我在實體書店也是一樣,隨便翻兩頁就買下來,因為我覺得現在書店裏的書更新換代的速度太快了,如果猶豫沒買,下一次就再也找不到這本書在哪裏了。

宏玖:您會用平板電腦或者手機閱讀電子書嗎?

蔡康永:每次旅行我都以為會讀電子書,所以就帶著電子書,但隻要電子書和實體書都在我的背包裏,我就一定把實體書拿出來看。雖然電子書的容量很大,可是我覺得它沒有辦法像翻紙質書一樣很快翻到我想看的某一頁。目前為止我還是偏好紙質書,可是我知道電子書是一定會越來越厲害的。

宏玖:除了主持人的標簽之外,您還是一位作家,寫書的時候有沒有近似瘋狂的感覺?

蔡康永:我在寫《蔡康永愛情短信》的時候,裏麵有一個很長的愛情故事。本來已經寫完了結局,送進印刷廠準備印了。當晚朋友們請我吃火鍋要為我慶祝,結果到了火鍋店的時候,我突然想要改那個故事的結局,我就拿出我的筆記本來在上麵寫。當時,火鍋在我麵前,一桌十個人,大家一直往我碗裏夾東西,可是我埋頭一直寫,一直寫,寫好以後就趕快請人過來把它拿去印刷廠,修改了那個結局。蠻瘋狂的。當時同桌吃火鍋的人都覺得我很神經,這麼緊張那兩百字的內容,可是對我來說,不改的話,書印出來我就會很痛苦。這種瘋狂的狀況還蠻多的。我的胡子長得很快,如果待在家裏寫東西,隻要待三天我就變成大胡子,看到我的人都大驚失色,覺得我好像要去當海盜一樣。可是沒辦法,寫書的時候顧不了別的東西。

宏玖:有些文字是療愈係的,要幫助人們消除愛情中的苦,讓人釋然。你的文字呢?

蔡康永:療愈係的文字其實比較多是針對有煩惱的人,要替他們解決煩惱。相對來講,我的愛情故事比較適合跟大家一起分擔煩惱,而沒有企圖去解決。我認為愛情當中遭遇到的苦其實不需要消除掉,而是要深刻地體會它。我們中文裏麵說愛到刻骨銘心的地步,刻骨銘心四個字聽起來很動人,其實,要在你的骨頭上麵跟心上麵刻字是多麼痛的事情,這是你感覺自己存在的最重要的依據。所以你如果想要把愛情當中的苦通通消除掉,就隻能夠得到不刻骨、不銘心的愛而已。所以我反而覺得好好地從愛的苦當中體會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才是談戀愛最重要的一個精神。所以相對來講,與其說是療愈,不如說是分擔痛苦。

宏玖:您認為電視行業在走下坡路嗎?現有很多主持人紛紛去高校當老師,您有這個打算嗎?

蔡康永:我不相信電視的黃金時代消失了,我覺得隻是節目被轉到別的媒體上麵去,很可能是轉到網絡上麵去,它變成視頻網站的收看方法壓過了電視的收看方法,這個我相信。可是要告訴我說觀眾開始不看電視節目了,我覺得這是不會存在的。

至於做不做大學老師,我自己當初做老師的時候,最大的感受是我看到學生一屆一屆畢業離開教室的時候,我發現自己不能離開那個教室,覺得很恐慌。搞半天,原來他們可以閃人,我閃不掉。所以我大概教了兩年覺得受夠了,我也要自由自在地離開,我不要困在教室裏麵。所以應該不會再選擇回學校教書這條路。

《康熙來了》的錄製一直有個很幸福的狀態,我節目組的人員相處得很快樂,觀眾也還依然願意看這個節目。我覺得如果我要再挑戰別的節目形態,雖然也許不一定會很慘,可是起碼很難再達到做《康熙來了》這麼開心的程度,所以我寧願把其他時間花在寫東西和電影上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