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可以肯定的結局。”2008年,瑞克·杜特羅宣告說,他的賽馬“大布朗”很可能會奪得夢寐以求的三連冠。贏得三連冠,那可是一項難得的榮譽——在五周的時間內,一匹馬必須在三個不同長度的跑道上贏得肯塔基賽馬、普瑞克涅斯賽馬和貝爾蒙特賽馬。“大布朗”參賽之前,隻有11匹馬在上個世紀取得了成功,而且,前30年內也沒有出現過同樣的記錄。而此刻的“大布朗”,距離賽馬的“不朽神話”僅有一步之遙。
1
這匹馬的訓練師杜特羅有理由保持樂觀。他3歲的小馬駒不僅在前五場比賽中立於不敗之地,而且每場獲勝的優勢都很大。盡管投注者認為“大布朗”隻有25%的幾率贏得肯塔基賽馬,但他卻以4.75個身位的優勢獲勝。在普瑞克涅斯賽馬中,他的勢頭更加強勁,以5. 25個身位的優勢跨越終點線,遙遙領先,即使他的騎師在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時有些鬆懈。在他的最後一場比賽貝爾蒙特賽馬中,“大布朗”所麵對的競爭者很平庸,因為他最大的挑戰者“娛樂場”在最後一刻退出了比賽。
人們對“大布朗”滿懷熱情,這並不奇怪。UPS公司察覺到了商機,和“大布朗”簽署了一項廣告交易,其中包括在“大布朗”騎師的夾克上麵印上一個企業標誌。賽場上的許多優勢都讓我們覺得贏家非它莫屬。我們再來看看“大布朗”,根據描述,它身體強壯、充滿自信、蓄勢待發。杜特羅滔滔不絕地說:“他看上去要多完美有多完美。在‘大布朗’身上,我找不到任何瑕疵。我看到了最美的前景。我如此自信,這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2
粉絲們表示同意:盡管天氣十分炎熱,但這次關鍵比賽的觀眾還是比前一年翻了一番,因為人們渴望見證創造曆史的過程。
“大布朗”一定創造曆史,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這樣的曆史恰恰不是每個人所期望的。比賽結束時,他名列最後,而這樣的成績是其他三連冠競爭者從未有過的。
3
比賽結束之後,獸醫緊接著對“大布朗”進行了一次全麵的身體檢查,它似乎並沒有什麼問題。它反複無常的表現使人想起了實驗室研究人員所說的“哈佛定律”:“即使在對壓力、溫度、體積、濕度以及其他變量實行嚴格控製的條件下,機體也會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4
然而,我們還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看待“大布朗”贏得三連冠的機會,那就是:他進入賽馬“名人堂”的前景遠遠沒有那麼樂觀。這種觀點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要是其他馬也處在“大布朗”的位置上,結果會如何?
史蒂文·克裏斯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同時也是著名的賽馬裁判,他提供了一些發人深省的統計資料。5曆史上,在贏得肯塔基賽馬和普瑞克涅斯賽馬之後,總共有29匹馬有機會獲得三連冠,而其中卻隻有11匹獲勝,成功率還不到40%。但是,如果對這些數據資料進行更仔細的觀察,就會發現1950年前後有一個鮮明的差異。1950年以前,在試圖贏得三連冠的9匹馬當中,8匹都會成功。1950年之後,20匹馬當中隻有3匹獲勝。很難知道成功率從將近90%下降到隻有15%的原因,但可以推斷的因素包括更好的飼養方法(產生了更多的優質小馬駒)和更大的起跑賽場。
雖然15%的成功率可能會令人擔憂,但這並沒有考慮到“大布朗”的先天能力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記錄。畢竟,不是所有能夠獲得三連冠的馬匹都有類似的天賦。有一種方法可以用來比較馬匹,那就是“拜爾速度評分係統”,該係統會根據比賽所需的時間和奔跑速度,再結合天氣狀況,為每匹馬的表現打一個分數。分數較高的馬表現得更好。
表1 - 1顯示了曆史上七匹參賽馬匹在三連冠的前兩輪比賽中的速度評分情況,其中也包括“大布朗”。這個樣本比較小,因為速度評分係統隻有自1991年以來才被廣泛使用。盡管他的騎師的行為可能會把他的普瑞克涅斯賽馬評分縮減幾個點,但是,和其他馬相比,“大布朗”看起來儼然一副誌在必得的姿態。即使考慮到情況一般的貝爾蒙特賽場,“大布朗”也不一定獲勝,這是很明顯的。然而,投注者們卻滿心歡喜地將3∶10的賭注押在了“大布朗”身上,這就意味著他有超過75%的概率贏得最後一場比賽。克裏斯特和其他敏銳的裁判員對馬有嗅覺,據他們觀察,賭金揭示板上有關“大布朗”獲勝機會的數字未免有些誇大其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