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怨氣(2 / 2)

“上次你也這麼的!”秦川在不遠處順了一句。

“劃時代的技術產生的太快!”任八千笑了起來。“或者這個時代變化會很快!”

走到拖拉機前,任八千將手按在紅布上,轉身對著眾人道:“上次的蒸汽火車,諸位都能看出其潛力,有了蒸汽火車,便能將遙遠的兩地連通到一處,三日內能將十萬大軍和匹配的物資運送到出雲,甚至是大夏,這已經完全改變了以往的兵馬未動糧秣先行的戰爭理念。

在麵對戰爭時,我們能夠有更快的反應速度,更好的機動能力。”

“問題在於,哪來的戰爭,打誰?”秦川攤手,再打就隻有大夏和出雲了,不過目前連出雲都沒吃得下,而大夏又自顧不暇,可以預見十年二十年內都不可能發生戰事。

“戰爭隻是一個例子,更重要的則是運輸。有了出雲,如今嵐城的鐵價隻有之前的五分之一,大量的物資運輸仍然是個問題。有了火車,運輸會更容易,更快捷,消耗的人力物力更少,長遠來看自然是值得的。尤其在生鮮物資運輸上,這是陸路運輸比擬不了的。”任八千隨意道。

“如果沒有那些吃鐵大戶,現在嵐城的鐵價已經降到一成的一半了。”旁邊有人聲道。

任八千橫著眼睛看過去:“要從長遠來看!單單一個鐵,並不是全部,糧食、蔬果、布料、礦產,你們還想要每年把出雲的產鐵用牛車拉回來麼?”

眾人頓時笑起來。

方才插言的是戶部的一個官員,怨氣滿滿。

實際上不止是他,整個戶部的人怨氣都不。

那些煉鋼廠、鋪設鋼軌,簡直是吞鐵的怪獸,如同無底洞一般。這兩年在出雲開采的鐵礦起碼有一多半都投了進去,還連一點水花也沒看到。

要知道一米鋼軌要100斤,而鋼軌需要的是雙側。

一公裏就是0萬斤。

相當於之前大耀全年的鐵礦產量。

這個數字算出來,讓工部和戶部眾人都感覺有些眩暈。

而出雲原本一年產鐵是二千二百萬斤左右,產鋼隻有不到三百萬斤。三年來隨著蒸汽機在各個礦山的大規模運用,鐵產量增長到了四千萬斤,而鋼產量已經接近一千萬斤。

其中鋼產量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鐵軌上。

這兩年多下來,也隻是鋪設了一百公裏,相當於00裏。

按照現在的鋼鐵生產速度,起碼還需要十年的時間才能鋪設完這一條鐵路。

不過這個產量隻是現在,任八千估計中,五年內鐵產量能達到八千萬斤,鋼鐵產量達到三千萬斤。

看起來不少,仔細算一下,也不過分別是四萬噸和一萬五千噸而已。

別和民國時期比,就連和宋朝比,都差得遠。

最大的限製不單單是技術,如今在礦山和煉鋼廠使用的設備、技術,起碼達到了工業革命中期的水平。

然而配套的技術和人員數量都跟不上。

比如設備製造、設備維護、人員培訓、等等方麵都形成了桎梏。

起碼要三年以後這些情況才能有所緩解,五年後會爆發。

可單單鋼鐵的投入就是一個文數字,更不用投入的人力物力了。

哪怕這兩年國庫的情況大為好轉,每年的投入也足以讓戶部眾人痛徹心扉。

即便知道鐵路的意義,也是如此。

因此戶部的人有怨氣,眾人一點都不覺得奇怪。

換誰誰都心疼!

更不用是向來摳門的戶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