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賽前(1 / 3)

搶燈會在大耀有著很久的曆史,之前在六萬大山中就經常兩三個寨子共同舉行。

在大耀成立後,很多古族平民下山進入城中,人口數量更多,因此每次的搶燈會規模也更加大。

尤其是作為帝都的嵐城,每年新年初一的搶燈會可以是整個大耀最為讓人矚目的一場盛會了。

在中午開始,就陸陸續續有不遠處山裏的山民趕到嵐城,他們幾乎都是從早上就出發,然後在城裏住上一夜,就是為了見識這場盛會。

而嵐城的居民雖然每年都會參加,但也更不會錯過這一年一度最大的盛事。

就連其他國家在嵐城的商人和幾國的使節也會在旁邊觀看。

當然,沒有座位,和平民擠在一起的那種。

無論是女帝還是朝中眾人,從上到下沒一個人在乎其他幾個國家的使節怎麼想。

實際上那三個國家的使節,也隻有大夏的的顧自成稍微被重視一些。

不是因為大夏最強大。

而是顧自成活的時間最長。

十年,顧自成在嵐城十幾年都平安無事,可不單單是因為低調。

恐怕就連當初派他來的人都沒想到他能活這麼長吧。

要知道再大耀的使節可不單單是往嵐城一呆就行了,各自國家的商隊在嵐城出事需要他們出麵,其他國家有什麼事情涉及大耀也要他們出麵,一個不好就丟了腦袋,各自國家頂多口頭上,甚至女帝隨便找個借口就打發了。

如果他們事情處理不當,丟了本國的臉麵,他們同樣是討不到好,還會影響家族。

基本上出使大耀就相當於一隻腳踏入鬼門關了。

像出雲國之前的使節就是出使剛剛一年就被砍了腦袋。

如今新的使節剛剛抵達一個月。

所以顧自成能在嵐城呆十幾年,單單這一點就值得人佩服了。

這背後是顧自成的才氣和手腕。

就連石青都納悶大夏怎麼把這麼個人才放在大耀十幾年都不動,難道大夏的人才真這麼多?

顧自成此時坐在馬車上,馬車壓過石板的時候,車裏會略微有些顛簸。

聽著外麵的喧鬧聲,顧自成麵上表情有些沉重。

七皇子的死他已經知道了。而大夏如今的準備,他也通過一些渠道知道了,也不知道自己最後是不是會埋骨在這裏。

想想十幾年過去,故鄉早已人事全非,似乎埋骨在這裏也不是那麼糟糕。

或者就是投靠大耀?顧自成腦子裏升起這個念頭,立刻就被他壓了下去。

因為他後麵還有顧家。

他抵達的時候,時間還不算太晚,之前已經有護衛過來占好了地方,旁邊就是出雲國的新使節和陳國使節,三人算是難兄難弟了。

顧自成此時臉上已經恢複了淡然的笑意,輕輕朝著兩人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三人的位置不太差,一側是古族官員的座位,另外一側是一眼看不到邊的人頭。

而在前方則是一片巨大空曠的場地,周圍用草繩圍著。

場地長四百丈,寬七十丈,最中間是一個用木頭搭的巨大架子,寬二十丈,高八丈,分為七層,一層比一層,最上方一層隻有兩丈寬。

這一整個架子就叫做燈台。

而在那一層上放著一個方台,上麵放著一盞紅色的燈,隻要在規定時間內拿到這盞燈就算是勝利者。

搶燈會隻有一隊是勝利者,其他都是失敗者,沒有第二和第三。

而在燈台兩邊場地邊緣則是二十六隻隊伍,每邊是十三支隊伍,雙方距離燈台的距離是一樣的,都是二百丈左右。

其中十八隻隊伍是官吏後代組成的,另外八隻是平民組成的。

大耀建國七十年,隻有十次是平民拿了燈,其中還有兩三次是那些官吏後代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