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個人雜文集,而且是莆田市第一個出個人雜文集的女性,我特別開心和快樂!
雖然不是職業寫手,文學不是我的飯碗,卻是我孜孜不倦地追求的精神食糧,它是我情感的宣泄與精神的寄托,它已經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說過:“文學永遠沒有辦法抄近道。”世事未洞明,難成學問,人情不練達,遑論文章。所以,愚笨的我隻好下笨功夫,絞盡腦汁地“塗鴉”,把它們一一奉獻給各位。如果能得到你們的認可,那將是對我最好的褒獎;如果讓你們笑掉大牙,那也算博君一笑。
記得一位作家曾說過,寫作要做到三個“對得起”:對得起文學本身,對得起自己的寫作,對得起讀者。這三個“對得起”,我希望我都做到了!
我沒有作家的天賦與底氣,但這並不妨礙我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利用業餘時間“塗鴉”了400多篇文章,40多萬字,它們發表在《演講與口才》《海峽都市報》《山西家庭報》《湄洲日報》《莆田文學》
《莆田晚報》《僑鄉時報》等等報紙雜誌上,有的記錄在我的博客上。2005年3月23日文章《B超機的自白》獲第17屆華東地區報紙副刊好作品三等獎。《整改文案》等收集在由莆田市雜文學會會長陳天宇主編的雜文集《鍾潭噌響》內。福建省雜文學會原會長宋誌堅曾評價道:“瘦馬的文章娓娓道來,不露聲色,卻是綿裏藏針,用意很深。讀著這樣的文章,使人感到有一種生氣撲麵而來。尤其使我感到振奮的是這兩位都係青年女性(另一位是小丫),在我視野所及,當今雜文界還少有這樣的出於女性之手的雜文精品。”宋老師過獎了!我自己多少還有點自知之明,但您的鼓勵卻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呀!生命不息,寫作不止!
不少人看到我的筆名後,都以為本人乃是一位飽經滄桑的老年男性。錯也!因為屬馬,又比較瘦,就取名為“瘦馬”,期望將來能成為一匹“黑馬”。
在這裏,我需要感謝的人很多,感謝傷害過我的人,感謝幫助過我的人,感謝我的親人。當然我特別要感謝的是《湄洲日報》的編輯陳金明老師,他對我的栽培之恩可謂重如泰山,非“感謝”二字可表達,他永遠是我的良師益友!不才的我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與他的鼓勵、幫助、支持分不開的。還有,莆田學院的陳天宇老師不辭辛苦,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這本書終於出版了,《湄洲日報》的編輯黃少芊老師、林仙久老師等等都是我難以忘懷的。
當了十幾年的“孩子王”,盼望能改行,專心致誌地寫作,但到現在為止,這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而已。嘿,等下輩子吧。
2012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