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女人,留點愛給自己(1 / 1)

古往今來,人們不斷歌頌母愛,因為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是不求回報的。但在這裏,我要提醒姐妹們:在愛著孩子的同時,別忘了把愛留點給自己。

有的母親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唯獨沒有她自己,髒活、累活全承包了,舍不得讓孩子做一點家務活,生怕累著孩子,本著“髒了我一人,幸福一家人”的崇高信念,成了孩子的全天候的“保姆”。

家務活搶著幹,好吃、好喝的卻全都留給了孩子,在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店,我們不難見到這樣的一幕:孩子放開肚皮,吃得旁若無人、滿嘴流油;一旁的媽媽強咽著口水,慈愛地看著孩子吃。在家裏,孩子吃的是大螃蟹,而媽媽吃的是孩子不吃的螃蟹的小腳;吃魚的時候,吃魚頭的自然也是媽媽,把“媽媽愛吃魚頭”的故事延續。

曾看到一篇文章,寫的是一位媽媽買了八隻大龍蝦,吃了其中的一隻,寶貝兒子竟大發雷霆地指責媽媽道:“你怎麼能把我的大龍蝦吃了呢?”看到這裏,我的心就一陣陣的酸痛,為著那可憐的媽媽,為著那不懂事的孩子。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了。”

我禁不住反思:我們的教育到底怎麼啦?竟教出如此自私的孩子!愛是雙向的,不但包括愛,還包括被愛;而我們隻知道單方麵地給予孩子無私的全部的母愛,卻不知道教孩子怎樣去愛別人,學會感恩,這不能不說是我們教育的悲哀,是我們做父母的悲哀。我認為,愛孩子一定要把握住度,愛過頭了,結果隻能適得其反。高爾基說過:“愛護自己的孩子,這是母雞都會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所以,我們絕不要小時候把孩子養成“寵物”,長大了再把孩子逼成“廢物”或者“怪物”。

如應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減輕自己不必要的負擔,別太累著自己;吃好東西的時候,把它們分成幾份,自己吃其中的一份,讓孩子懂得家庭成員之間是平等的,應互相關愛,進而把這愛擴展到他人身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才是我們成功的教育,這才是我們民族的希望。美國的布魯爾·卡特說過,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比對孩子身體的關心更為重要,孩子隻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戰未來,走向成功。

讓我們學會自愛,把愛留點給自己,培養我們的孩子,讓他們具有健全的人格,學會愛和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