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論自助:天助自助者(3 / 3)

不盲從,不逢迎,是一種生活的姿態

小時候,我們並不完全理解書上和長輩的話,但卻要硬記在腦子裏,成年後,又要將別人說的哲理名言銘記在心,一遍遍地說比人說過的話,再過上一陣兒,等我們經曆了這些人話中所說的事情,徹底明白那話是什麼意思時,才舍得拋開那些話,因為一旦經曆過,自己也能將話說的像哲理了。活得不虛假,就很少看到虛假,正如內心強大的人很少軟弱。當我們對生活有了真實和屬於自己的感悟時,就會將別人的話,那些我們之前奉為珍寶的話清掃出去,就像除去一堆糟粕。當你完全屬於自己的時候,你發出的聲音就會如同自然萬物一般滋潤人心。

當你的心靈變得至誠至善時,你變真正獲得了生命的力量,你不再活在別人的嘴巴和眼睛裏,不再活在自己的麵子中,不再活在權威的聲音中,這是一種多麼新鮮又充滿新引力的狀態。不論是經驗主義還是實用主義,都不會成為你前進路上的牽絆。

有的時候,全世界都會跑來糾纏你,生活瑣事又或者人情世故,這些都將會將你從你自己身邊拉走。這時候,我們很容易陷入到一種偽裝的善良和勤快中,所謂的“偽裝”,是你為了禮貌、涵養、孝順和迎合,放棄了心中真正的想法,放棄了做自己。從現在開始,隻做真實的自己吧,不再為了迎合別人的想法而偽裝,這裏的“別人”包括你的父母親人和朋友。

從此刻起,除了做自己這個法則外,我們不需要順從於任何事,和至親的人在一起也是如此。我們要好好孝順雙親,養育孩子,盡心照顧自己的另一半,不過,我們需要的是內心的親近,因此隻有摒棄表麵上的偽裝和看似禮貌的迎合,才能達到真正的親近。

學著扔掉繁文縟節中的規矩,學著成為自己,這樣才能讓自己和對方都活得更好。因為隻有對方愛上真正的你,你們在一起才能更開心快樂。如果對方做不到愛上那個你,你也無需為了迎合而給予對方他想要的。

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我喜歡的事情,我心中認為自己該做的事情,我定會全力以赴去做。假若你是個值得尊重的人,我就會遵從心中所想來愛你;但假如你不值得敬重,我絕不會假意逢迎,這樣會害了我們倆。如果我和周圍的人都信奉老實,但我們口中所說的“老實”指的卻不是一個東西,那麼就和誌趣相投的人在一起。這不應該被叫做“自私自利”,而是為了保證真摯和誠懇。不管充滿謊話的世界已經維持了多久,真實都是對我們大家最有利的生活方式。

這些話也許你聽著不怎麼順耳,但終有一天你會愛上它們,因為這是我們每個人生命中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如果真實會讓周圍的人不舒服,我也不會因此改變,因為那是我鮮活生命中的自由。

如今,我們的思想和靈魂似乎被一個叫做“社會”的東西拐跑了,人們變成了膽小鬼和受氣包,我們擔心周圍人的目光,擔心失敗和死去,擔心命運的不公,這樣的一種狀況中怎麼會早就高尚的靈魂呢?如此,當我們呼喚能夠改變這個社會的改革家時,才發現我們大家活得都很落魄,基本的生存都是問題,何談理想和誌向?所以大部分人為了生活卑尊屈膝,由不得我們挑選,工作、愛情、婚姻、藝術和信仰都是社會硬塞給我們的。我們避免和生活、社會產生衝突,其實我們自己生命的能量就掩埋其中。

如今的社會,第一份工作做得不好,年輕人氣勢就有些受挫;創業不成功,就會背上落敗的名聲;學校中那些各項成績遙遙領先的人,若離開學校幾年後還在從事著一份普通的工作,這個人就應該捶胸頓足了,因為在大家眼裏他的人生注定這般落魄了。但卻有這樣一個年輕人,他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嚐試了自己想要做的各種工作,開車、種地、開學校、擺小攤、主持教會活動,出版以及投資等等。每一步他都走得很穩,雖然沒學什麼專業課,但他卻從不覺得有什麼丟人的地方,因為他和社會保持著一致,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從未浪費過。

對這樣的年輕人來說,不需要求著社會給他一個工作的機會,因為生活處處都是機會。這是一種從內而外散發的信心,一旦擁有了它,生命的能量就會全然地爆發出來。這樣的人,不但收獲了自己,還治療了我們,因為他用行動將我們小心翼翼捧在手心的權威、傳統和課本擊得粉碎,將我們的心中社會教條中救贖出來。我們用崇拜的眼神仰視他,感恩社會中海油這樣純潔靈魂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