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且行且珍惜(1 / 3)

正月的某日,我和爸爸坐在客廳裏看紀錄片,主題是講國貨的前世今生。看到一半的時候,爸爸默不作聲地站起來,隨即去翻書櫃。過了兩分鍾,他拿出一個和電視畫麵上差不多的硬麵抄筆記本來,翻閱了幾下之後遞給我。

我接過瞥了一眼,敞開的那一頁記錄的正好是我出生那一天的情況。

他說:“這本日記送給你。”

我以前見過這日記本,上麵記的都是我出生後那些時日,關於我的事情。點點滴滴,細小入微,從熬夜炕尿布到感冒、發燒、挑食、不吃東西。我還記得其中有一天記的是:“今天蕾蕾會在本子上寫數字了,她寫得最好的數字是1。”

如此讓人忍俊不禁的話,卻被做父親的鄭重其事地記載了下來,以至於我笑過之後,卻又覺得傷感。

很小很小的年紀,偶爾會隨著父母工作的調動而舉家搬遷。

出生後的第一個家處於一個江邊的小鎮,爸爸媽媽所在的學校就在附近。小鎮是典型的南方古鎮,兩米多寬的街道,鋪的都是很大塊很大塊的石板,兩側是灰牆黑瓦的小商鋪,街道走到一半便會見到碼頭,碼頭不甚繁華,隻有偶爾一兩隻小船停靠。這些情景都不是我記得的,而是在成年後,爸爸帶我重遊故地時所見。

搬走的那一年,我才三歲,唯一的記憶便是我似乎時常坐在一個大宅子門口的門檻石上,等著媽媽下班,門外是被芭蕉樹遮蔽起來的鋪滿煤灰的林蔭小徑。我就那麼坐在那裏,偶爾把手上的幼兒畫報翻出來看一看,再不時抬頭瞧一瞧來路上有沒有媽媽的身影。我甚至記得大門外還有一個石頭鑿的花盆或是石臼,因為長久放在戶外的緣故已經盛滿雨水,走過去低頭一望,水中滿是綠色的青苔和腐葉。

這個場景也經常在夢中出現,偶爾會覺得也許真的就是夢境吧。直到無意間和爸媽聊天才了解,原來在我那麼大的時候,家裏無人看管便托給單位附近的一戶人家照看,而他們家門口大致是我這記憶中的模樣。於是我回到小鎮那一次,還去找過那個老屋,卻早已不複當日的景象。

每每回憶起這一幕,我就在想為什麼它會給不滿三歲的孩子那麼深刻的印象,有時彩色畫報裏的童話故事會換成另外一個,有時手中的畫報也會變成一把粉色的小花傘,但是那灰黑潮濕、一走上去就會發出咯吱咯吱聲的煤灰小路,那滴水的芭蕉樹葉,那綠油油的石臼,還有那門檻石仿佛是永恒的。

直到我無意間再次遇見相似場景的時候,突然發現,那也許就是孤獨最初給予我的滋味。

沒有家人,沒有同齡的孩子,沒有遊戲,沒有玩伴,隻有照看我的一位少言寡語的老奶奶,每天最大的心願就是坐在那裏等著媽媽來接我回家。

後來,過了三歲,我的家又搬去別的地方。

爸爸媽媽的新學校是個奇怪的地方,沒有挨著村落,也沒有挨著小鎮街道,光禿禿的一個學校建在公路邊。我平時上幼兒園則被送到幾裏遠的地方去,無論刮風下雨無不按時上下學。幼兒園是一個大廠的子弟校,條件很好。亭台、樓閣、滑梯、風琴,對於幼小的我有種說不出的美好,哪怕老師每天發的小點心都是我巨大的期待。在那裏我第一次知道,原來伴著我長大的那條河一直流下去便是長江,長江再下去就是大海,而那個海螺放在耳邊的聲音就是海的聲音。

可是,也有難熬的時刻。

寒假和暑假幼兒園會放假,爸爸媽媽的學校也會放假。除了我們以外還有幾家人也住在學校裏,可是他們不是本地人,老家還有很多兄弟姊妹,需要回鄉探親,於是,假期裏僅剩我們一家三口。

白天校門是開著的,因為附近的村民會從學校前後門抄近路,這樣回家會比較省時間。到了傍晚,為了學校的財產安全,爸爸就拿鑰匙將大鐵門從裏麵鎖起來。每當這樣的時候,我便體會到“寂靜”並不是一個好詞。

漸漸暗沉的天色,空曠的操場,黑漆漆的教室,除了自家開著的電視機的聲音,便沒了任何響動。如果再靜下來,還能聽見遠處田裏的蛙聲和草叢裏樹葉間的蟲聲。我會一個人看書,一個人畫畫,一個人騎自行車,一個人自言自語,一個人過家家,再無事可做的時候就會苦著臉、蹙著眉躺在沙發上無病呻吟地喚媽媽。媽媽走來問怎麼了,我一般隻有一個回答:“不好玩。”

所以有時,我也會被允許到鐵門的外麵去。

大門外麵有一條大馬路,通往我不了解的遠處,每一次客車停靠,有人上下,都會引起我的駐足觀望。轉到學校背後是一條小溪,小溪岸邊有一塊泥灘,顏色很奇怪,居然雪白雪白的。除了在山坡上數瓢蟲身上的黑點數以外,這塊泥灘便是我童年的樂趣所在。對這個年紀的人來說,人生最大的恐懼莫過於你站在溪水裏,光著腳丫子走來走去,卻不知道下一腳你會在渾濁不清的水底踩到什麼東西。

當然,小孩子在河邊,一旦三兩個人聚在一起,便會跟隨膽大的一起下水遊泳。順著小溪往下漂是鎮上的一個水庫,水變得又寬又深。我一直膽子小,不敢放開遊,隻好小心翼翼地套著遊泳圈。有一次不知怎麼遊泳圈漏氣了,那是我終生難忘的經曆,撲騰了幾下也於事無補,便像個秤砣一樣地沉了下去。瞪大了眼睛,看到水漫過頭頂,想要張嘴呼叫卻被湧來的河水堵住無法出聲,想要抓住什麼使勁掙紮卻什麼也沒有,眼見水麵的光明離自己越來越遠,烈日下的河水很像陽光照到陰暗處時那些飄浮著無數塵灰的空氣。直到後來終於有大人發現了我,將我托了起來。從此,我對水有了一種巨大的恐懼。

讀到小學二年級,搬到了大城市裏,好像童年裏與寂寞有關的記憶就此戛然而止。

長大之後,卻發現原來孤僻安靜的性格在小時候已經默默地養成。一個人待在家,可以不說話、不出門、不和外人打交道。以前是被父母鎖在家,現在則是被自己關起來。

一個人在家做什麼呢?不過是收拾以前的日記,看看雜誌和書,敷臉做美容,還有追追美劇和韓劇。美劇劇情很激烈緊湊,而韓劇則是對愛情的各種美好幻想。有時候,我都在想,也許我們不是愛上那個人,而是愛上了愛情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