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 團隊初現(1 / 2)

高音見唱功,低音見唱商。

作為多年在娛樂圈裏廝混的人,對於什麼東西是好東西,還是有自己的判斷力的。

這首歌即便有好幾處張玄處理的瑕疵很明顯,依舊擋不住這首歌的魅力。

這位俞姐在腦海裏想了一下自己的處理方式,更喜歡了。

作為一個擅長低聲部演唱的女歌手,一直不溫不火,這一次碰到這麼適合自己,同時質量這麼過硬,關鍵還不用跟別人撕,就能到手的一首歌,有一種上掉餡餅的感覺。

為了抓住這個機會,她已經把一個歌手基本上最低的底線亮出來了,演唱權和舞台表演的權利,歌曲本身產生的收益她全都放棄。

把這個事情跟經紀人了,經紀人有些猶豫也有點不滿,她直接越過自己就跟別人約定那麼低的條件,因此經紀人根本就不想搭理這個事情。

但是俞姐的想法很堅定,但是因為經紀合同的原因,她又不能越過經紀人自己去找張玄簽約買歌。

好歹磨了半,表示自己出錢買歌,隻要經紀人準備好合約就行。

經紀人看著這位年紀已經三十歲出頭,從未唱過什麼大火的歌曲,因為新人層出不窮,最近幾年資源越來越少,目前的工作主要是給一些名不見經傳的電視劇唱主題曲插曲,還有唱廣告曲,都是一些落寞的歌手用來殘喘的活計,商演邀約和電視節目邀約已經兩年都沒接到一份,她的經紀人手下還有兩個藝人,根本就沒有給她撕資源的動力。

經紀合約馬上就要到期了,經紀公司根本就沒有續約的想法,她隻能抓住任何可能的希望,讓自己接著走下去。

這個年代,女人三十歲,結婚生孩子都不耽誤,可是在娛樂圈裏,已經算是在末途上的女藝人了。

群裏的朋友都知道俞姐的情況,互相都給她幫襯過不少,因此那位跟她同樣適合唱這首歌的姐妹,在看到她也想要這首歌的時候,就主動退出讓給了她。

在娛樂圈裏,雖然互相撕資源是常態,可是這也主要體現在上升期的藝人群體身上,群裏的人相處久了,都算是朋友,而且在習慣抱團取暖之後,就特別在意維持團體的溫度。

另外一方麵,也是因為群裏的人大多數都是B咖,而且不是新晉,都是混了好久的B咖,在這個位置不缺工作不缺錢,可是也因為在這個位置久了,看得也更清楚,娛樂圈裏可以是B咖的人可以有一兩千,可是要是A咖的,男女合在一起也就不少三十人,所以他們對晉級一步的心態很平衡。

這個咖位可不是指的流量,簡單來就是這一個人能承擔得起多大投資的項目。

隻一個人的名字就能對標五千萬以上的投資,那麼這個就是A咖。

而需要多個名字攢在一起,才能帶的起來一億投資的,準A或者就是大B。

再減,就是B級別的。

這是從整體製作參與人的角度上來的,一個著名導演,比如譚為人他拿到三億投資拍電影,啟用新人,不是這個新人就擔得起三億投資,這投資得算在譚為人的身上。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群裏的人都是依靠作品吃飯的。而大多數走到B咖位置的,都是當年有過大紅作品,可以讓他們吃上一輩子好飯。

穆青羊本人更是憑借著五年裏三張過鑽石銷量的專輯,方才有了今的位置,而不僅僅是因為她有點憨的脾氣和漂亮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