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零那就這樣吧,再愛都曲終人散啦(1 / 3)

演唱會舉辦的時候,邊走邊唱正好開始播放第一期。

距離中都近一些的粉絲們,手裏有餘錢的,去看演唱會。沒法看演唱會的就在家裏看第一期的綜藝。

演唱會的效果不錯,一萬多人的場地基本坐滿了,刨除掉各項成本,也就小賺了兩三百萬。比商演累,連準備時間算上,還沒商演賺的多。

可是一個好的演唱會就等於在粉絲內部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是屬於歌手自己的品牌。就像有些歌手,明明看上去不火,今年也沒發什麼有影響力的作品,可是每年還是能舉辦十幾場演唱會,都場場爆滿。

這就是演唱會本身質量好,在歌『迷』內部得到好評,就會形成品牌。現場演出這種事情,營銷造勢之類的手段隻能玩個一次兩次,還得看演出質量迎來的口碑。很奇怪,這口碑就是粉絲跟歌『迷』內的口碑。粉絲歌『迷』本身就是站在你一個立場的人了,還要贏得他們的口碑

當然需要這個時候他們就是消費者,而一場演唱會的門票對於很多人屬於一次大型或者中型消費了,當然需要好好經營,讓他們覺得物有所值才行。

張玄是他們這一批新人歌手裏第一個舉辦個人演唱會的,這是因為他這段時間發的歌確實足夠多,另一方麵,首專的銷量影響確實不錯,也給了張玄團隊底氣。再加上張玄正好成年,算是一次成年禮。

即便把各種意義加在這一次演唱會上,張玄團隊,包括運營方文周文化,心裏都沒有什麼底氣。

畢竟一個出道不足一年的新人開演唱會的事情,之前發生過,除了團體之外,個人基本上都是千把號人的歌『迷』見麵會,正經想要開正經萬人以上演唱會的張玄算是這麼多年來頭一個。

演唱會這件事不僅僅是錢的事情,還是時間的問題,是那些粉絲或者歌『迷』們得有時間才行。

想把一萬人在同一時間湊在同一地點,這代表真實的基本的肯不猶豫就掏腰包的歌『迷』數量怎麼也得在百萬以上。

業內很多人都在說張玄膨脹了,這次得摔個跟頭下來。

好在在開放售票之後,票數穩定增長,一直到開場前三天,終於售罄。

當然賣了一萬張,到現場的也就才九千來人。看來還是有很多粉絲是出於給自己愛豆撐麵子才花的錢。

好在現場表演效果不錯,文周文化也是一個老牌的運營各種活動的公司,策劃演唱會是他們的日常工作之一,所以對應張玄的特點,做的聲光效果都做還不錯。

演唱會結束之後,歌『迷』的反饋也相當好,一些飯拍視頻在網上獲得的點擊量和評論也不錯,而演唱會的官方錄影,以三元錢的價格上線銷售,銷售成績倒也不錯。讓一些喜歡參加類似現場活動的歌『迷』們非常期待下一次的演唱會。

根據反饋,團隊決定第二次演唱會就放在張玄準備九月發布的第二張專輯之後,舉辦一場一萬五千人以上的演唱會。

演唱會結束,張玄繁忙的工作立刻輕鬆下來。

接下來的工作主要內容就是根據邊走邊唱節目的進程,將他在節目裏出現的單曲錄製正規音源發布到網上。

受邀參加七月份在關東大雪山舉辦的涼夏音樂節的演出。

然後就是準備下一張專輯。

期間會學校參加期末考試,陪妹妹們參加中考。四個人的就學問題,沒有張玄想的那麼複雜,一個是四人成績還真的沒耽擱多少,出於明星學院對於學校的積極影響,以張玄的例子來說,就有他的粉絲在日常給張玄的學校捐款捐物,甚至還有粉絲會集資之後作為教學讚助金送給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