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鬼穀授命 後殿取寶(1 / 2)

五行陰陽開天地,縱橫捭闔定生息。

諸子百家稱世紀,奇門鬼穀俱真經。

卻說關內雲陽,有一處地麵,名曰鬼穀。以其山深樹密,幽不可測,似非人之所居,故雲鬼穀。內中有一隱者,但自號曰鬼穀子,相傳姓王名詡,晉平公時人,在雲霧山與宋人墨翟,一同采藥修道……其人通天徹地,有幾家學問,人不能及。那幾家學問: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卻病延年,服食異引,平地飛升。——《東周列國誌》

雲夢山鬼穀洞中跪地四名童子孫本,蘇麻生,樂誌田,魏崎並列兩排,列序而跪。

王禪老祖端坐玉石台上,仙風道骨,和顏悅色的對他們道:“爾等在此洞中八載有餘,因承你等父輩之蔭在此,他們大多都已完人世修行,去年,始皇帝前來問詢長生不老草:“神州之上有不死草,似菰苗,人已死,此草覆之即活。”我已告訴於他,草在東海瀛州之上,生於瓊田之中。因此,始皇帝特派爾等師叔徐福前往尋取,此乃你師叔徐福及你等在人世得道之曆劫,自爾等父輩身死,雖我有諸門萬般之法,也僅傳你等陰陽修道成仙治世之學,《縱橫家書》,《養性修真大法》,《本經陰符七術》,《天武經》,《推命相麵術》,《兵之術》爾等都已爛熟於心,師尊想爾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助你師叔徐福定一方天下,修萬年道業,與你師叔早日飛升!現爾等隨我到後殿,師尊送你等些物品,明日就下山去找你徐師叔去吧!”

“遵命,僅記師尊教誨!”四人齊聲應道。說著站起身順序跟在王禪老祖身後。

孫本9歲,孫臏之子,剛會走路就被送到山中,在四人中入山進洞最早;

蘇麻生8歲,蘇秦之子,繈褓之中便被送來,在洞中長大;

樂誌田8歲,樂毅之子,2歲入山;

魏崎8歲,魏章之子,聽蘇秦送子上山,也學蘇秦在孩子剛會說話就親自送到老師處。

四人從小一起長大,孫本年長一些,麻生老二,誌田老三,魏崎老四。且他們四人從小到大都在一洞之中修行,同吃同住,同修行。感情奇好。

來到後殿,由守殿弟子打開殿門,隨王禪老祖邁步而入,這是他們第一次進後殿之中。師尊隻允許出道弟子及成人弟子中的佼佼者進入選寶,因此在他們四個聽到師尊的話時,心裏都美開了花,他們都在想,總算能看到師尊的寶貝了,並且還有可能得到一件寶貝。

進到殿中,四人被羅列的珍寶閃瞎了眼,眼睛都不夠用了。王禪老祖輕哼了一聲,四人才從震動中驚醒,然後連忙看向老祖,老祖著他們微微笑道:”你們現在可以在此殿中任取一件寶物,時間為一柱香時間,此殿中之寶也講緣份,寶中皆有靈,如與寶靈達成一至,其寶靈願為你所用,才能取走,切不可強來,一柱香後,爾等自動傳出,望爾等好生挑選。“說完,老祖身影消失。

四人顧不得其他,飛身走到各自環視的寶貝上,都想盡快的選寶。因此大家都踴躍的跑向一個個封起的盒子,有的盒子可以打開,但裏麵的東西打不開,有的盒子就根本打不開,四人翻了半天,沒有一個人得到一件寶物。而時間都過去了大半,四人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

”孫本,你看我們怎麼樣才能得到寶貝?師尊不會逗我們玩吧!“

”是啊,孫本,你可得到寶貝?“

“魏崎,你別瞎說,師尊怎麼會逗我們玩呢?我也沒得到,是不是我們方法不對,師尊說要我們與寶靈溝通,而我們轉了一圈,沒看到寶靈,如果這樣選下去,我們肯定得不到寶貝了!怎麼辦呢?”

“孫本,我們四人靈魂出殼試試,讓靈魂確定寶物,溝通好後再去取,如何?”

“麻生,還是你聰明,我就按麻生說的試試,看能否看到寶靈?”

“好”“好”說著,四人站定,用功逼出魂魄,魂魄一出,四人便看到在大殿內漂著好多寶靈,有劍靈,刀靈,器靈,有的修成人形有老有小有幼,有的是各種靈獸有燕雀,雲鵲,草雉,白虎,黑熊等;還有各種形態之星。他們靜靜的呆在盒子中。

孫本,看著寶靈,慢慢的從寶靈跟前走過,在孫本看到一張弓弩之上立一白虎,他看到白虎動了,衝他搖頭擺尾。孫本連忙走上前去,問到:”虎靈,你可願隨我闖出東海,伴我修仙成道,助我師叔完成一世之修?““你可是孫臏之子?”“不錯,我是孫臏之子孫本!”“好,我是你爹用殷商鼎青銅,泰山南烏號之柘,燕牛之角,荊麋之弭,河魚之膠精心製作而成的乾坤弩,才剛進這寶屋,剛好這裏人生地不熟的,就算還你爹造我之恩情!不過你想取走我,要滴入三滴你的指血在弩夾中,方能帶我出殿。“孫本大喜,轉身回歸肉體,三步兩步跑到乾坤弩處,咬破手指,滴入三滴血,隻聽得一聲虎嘯,振聾發聵。孫本現在才看到乾坤弩的真麵目,弩機為銅質,木質弩臂末端裝有錯銀的銅弩踵,前端裝錯銀的虎頭狀銅承弓器。弩箭以樺木為杆,鐵鏃長3寸,前微圓,後為燕尾型兩歧刃。箭杆的頭部飾有黑桃皮,以皂色雕羽為翎,栝染成紅色。孫本喜愛之極,本來他聽師尊說父親射得一手好箭,所在在箭道的學習上格外下功夫,今天得此神器,也圓了他這幾年的渴求---就是想要一張與眾不同的弓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