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海漫漫兮,其修遠。他告訴李人往他要做一葉的偏舟,在書海之中遨遊。
於是,藏書閣便成了他最常出入的地方。他已經讀了很多書,連京都百曉生都對他甘拜下風了。李人往,不明白的是。他為何還要如此刻苦,還要讀更多的書。
因為,他沒有找到他要讀的書。
要入書院二層樓,那就要贏得天下會。但他卻又不會修行。不會修行,是因為他點星未成。
他或許知道了一點,他為何點星未成的原因。於是他想找辦法試,這個辦法便是他要找的書。
他愛讀書,無論在之前的南蠻,還是現在的京都。隻要一拿起書,他便愛不釋手。一拿看上,便是不休不止。
“已經幾天時間了?”
“三日之前我來過,他便站在那裏了。”
“你的意思是說,三天的時間他都在那裏?”
他確實很愛書,愛到癡狂的程度。整整三天三夜的時間,他手中的書從未釋手過。讓看到他的每一個人,都為之歎為觀止。
因為葉無雙的甘拜下風,書院裏的人都知道他很博學。當看到方三日的舉動之時,有些人似乎明白了。為何,以方三日點星未成的神識,竟然能強行記下那麼多東西。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他以苦為舟,以勤為徑,硬是以其神識強行記下了那麼多。
他讀得很認真,自然不會注意到別人看向他的異樣目光。但並不代表,他不會注意到她。
她也是像他一樣刻苦的人,因為注意,所以他多看了她幾眼。
她的年紀與他相仿,她長得有些普通。不過,在細看了幾眼之後,越發覺她有些不普通。
她的魅力源自於她的認真,隱約之中多出了一種朦朧的美。方三日多看了她幾眼,就在他將要轉移他的視線的時候,她恰恰也向他看了過來。
然後他發現他們之間,有著太多的相似。
他們都很認真,他們都愛讀書,就連他們的眼神都是如此的相似,一樣的清澈無邪。
然後,兩道同樣清澈的眼神彙聚到了一起,變成了尷尬。
他是一個羞澀,單純的男生,同時也是一個正值青春的少年。她是一個婉約,文靜的女子,她的骨子裏隱隱有一種朦朧的美。
然後,他怔住了。當她向他微微一笑之時,霎間他的臉額間漲得通紅,他就像是一個做錯事的孩子,變得手足無措起來。
然後,她很坦然地笑了,之後她慢慢向他走近。
她走近,然後他變得更加無措。她笑了笑,對他說道:“你便是方三日?”
方三日很出名,所以她認得他。但是,他卻不知道她是誰。
方三日很有禮節地點了點頭,因為適才地尷尬他不知道該如何開口。還好,她會開口。
她看著方三日手中的書,說道:“這是什麼書。”
這便是她找的話題,她知道他不善言辭,所以她找了一個他擅長的話題。
他先是一頓,還好反應很快,將手中的書遞給了她然後說道:“這是一本誌怪之說,名為《聊齋》”
她眨動著雙眼,然後很好奇地問道:“這本《聊齋》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