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五章:信任危機
熊星道:“我也是大股東,假如我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會做那個項目!我之所以收購股份,就是怕你反悔,做出蠢事,現在和農業廳和中國人大農村發展學院的談判進行的非常順利,我怕你到時候搞到後院起火!讓這個項目胎死腹中!熊大慶,你不需要等太久,隻需要三個月後,我讓你的股份能值一千萬,即使你原來51%的股份又怎樣?能值得200萬麼?!”
熊星一席話說得牛大慶冷汗直流。
熊星決定攻心到底,說:“如果你心底否定社區支持農村以及農產品配送網絡的項目,大可把股份賣給我,或者收購我手中的股份。”
牛大慶汗淋淋地下來,說:“你知道我沒有能力收購你的股份!”
熊星說:“那麼就轉讓你的股份或者就保留你的意見!”
說完頭也不回的走出辦公室,揚長而去。
熊星這次並不是豪賭,而是有著必勝的把握,也許在牛大慶眼裏他隻是虛張聲勢,可是,熊星對消費者心理的透徹把握、在政商關係的絕對優勢、對競爭者的詳細分析,他相信,自己這一仗必勝。
商業的最高真諦,其實是像經濟學課本裏所寫的一樣:資源的優化配置。可是在中國特色的前提下,西方經濟學的範式要改寫,資源的範疇已經不是資產、資金、技術、人力資本,而是更為寬廣和模糊的範疇。
學術的力量,那些貌似中立客觀公允的理論;政治的力量,那些寫著執政為民立黨為公的權利;媒體的力量,能左右消費者思維和觀點的力量,這些力量,通通可化為資源,隻是這些永遠不可能寫到課本上,即使得到此中真諦的人,也不會傾囊相授實話實說,知曉的人早已經化身為商界領袖和哲學家,說著道貌岸然的話,絕不可能不可能把發財的秘訣財富產生的晦暗之處顯露在日光之下。
這個社區支持農業、農產品配送網絡已經傾注了年僅二十四歲的熊星的所有資源和精力,他在讀書時候的師尊和他的資源,他對消費者心理的把握,他的人脈。
所以,他隻有奮力一搏,即使失敗又如何?
小驢撒歡就是一個最好的防火牆,所謂有限責任公司,隻以公司股東出資額度擔負有限的民事責任!他輸得起,即使輸了,他還有五口公司所擁有的灰色產業!為什麼不賭!
即使是賭博,他也要賭這一把,但是賭的不是運氣,而是頭腦,而是膽識!
有膽,還需要有識!他不相信自己十幾年的讀書生涯,都念給了狗吃!
在孤獨的黑夜裏,一盞床頭燈下,《博弈論》、《競爭戰略》、《製度經濟學》、《公司治理》以至於一本一本的英文原版的《美國商業評論》、《經濟學人》、《經濟學周刊》這些書能讀到狗肚子裏?!
他認為中國的知識分子不是無能,而是不為!隻要有勇氣把理論化為現實,一定能贏得世界,君不見威廉姆森也有谘詢企業笑傲企業界,納什的博弈論也曾扭轉了整個美國的國家戰略!哈佛管理學教授馬格納馬拉也曾出任福特公司總裁、國防部部長、世界銀行行長?沃頓商學院的博士生邁克爾.米爾肯也曾經是美國的垃圾債券之父?所以,必須要做到知行合一,把理論轉化為現實,就一定能贏得世界。即使在這個過程中,再痛苦、再忐忑!也要堅持下去。
接下來的幾天,農業廳果然像騷客所說的一樣,開展了一次大的食品安全整飭行動,並且直接把最新情況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第一時間通告消費者,也算是一項新政,消費者對於農業廳的果敢做法大為讚賞,稱農業廳真正的是尊重民智,了解民情。
而這次整飭行動的主導者,農業廳的張副廳長無疑受到消費者的強烈追捧,許多消費者認為,他沒有官腔,沒有官架子,不講套話,簡單質樸,獲得了巨大的民意支持!
除了對政府嚴厲打擊食品安全問題的褒揚以外,消費者的矛頭就直接指向不法食品生產商和銷售者,“絕育黃瓜”、“毒大米”、“回爐麵包”、“爆炸西瓜”、“地溝油”這些陳舊或者新穎的食品安全問題都被擺在桌麵上,消費者的憤怒溢於言表,此中不乏過激或者不理智的語言出現,正如某網友所言“爺奮鬥一輩子的目標就是讓下一代不在中國奮鬥”,某網友更諧謔的指出:“中國有風險,投胎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