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零,盤牽七寶(2 / 2)

金鼎高有三丈,六扇門戶僅三尺大,幸好羅鈞乃是元神幻化,知道前人遺書便在鼎內,趕忙手持昊鏡,飛遁而進。

剛到裏麵,就瞥見鼎內中間似有光華閃動,一縱遁光,便前往觀看。隻見那寶光作六角形,中藏一團形似雞卵的灰白影子,還未及有什麼動作,就覺眼前倏地一暗,耳聽金鐵風雷之聲四麵湧來。

幸虧一看不妙,周身先自騰起一團煙嵐護住元神化身,不曾受傷,接著定睛一看,已然陷入萬丈濃霧之中,上下四外,黑影沉沉,什麼也看不見,不知多高多遠。身外隻是一片濃黑,耳聽風雷大作,金鐵交鳴,宛如百萬兵,夾著排山倒海之勢和重逾山嶽的壓力,齊向中心壓來。

?羅鈞知曉四周濃霧,實則乃是太白玄金精氣所化,一般寶物絕難破去,不過自己所持的昊鏡專破五行之氣,理應是此物克星。

便將昊鏡往外一照,隻見一束精光過處,那籠罩外層重逾山嶽地濃霧便似飛雪投火,當時消溶,破開一個大洞。

一見昊鏡果然有效,看來自己所料不差,忙舉著寶鏡,四處照射,陣陣奇光閃過,不消片刻,陡覺身上一輕,一看四周濃霧此時已然支離破碎,消散大半。

?突然眼前不遠處升起一幢銀光,三尺大一團形似燈焰,中心還擁著一個道裝人,相貌奇古,身長不滿二尺,手掐法訣,朝著自己微笑,把頭一點,往外飛去。

此時先前入鼎所見的那團光影剛剛震破,光焰四射,尚未全消。跟著一個淡青色的皮囊,由那殘餘光煙托著,輕輕下落。羅鈞接過一看,皮囊通體細鱗,青光閃閃,大約二尺,並未封口。伸手一摸,內裏共有兩個烏金瓶,高隻數寸。另外一本用竹簡製成的道書,共是七十三頁。除開頭三張朱書古篆,載明庫中藏珍和靈丹妙用而外,底下每頁均是靈符。

先也不管其他,忙將那七件寶物地收用之法匆匆瀏覽一遍,然後飛出鼎外。羅鈞出來一看,還好,那道人飛去之時,並未將自己設下的羅網破壞,三件寶物還似先前一般,被困其中。

?按照書內所在收法,伸手一招,相繼將那滿飛舞的兩件寶物收到手中。

此時再看,這兩件寶物,一件乃是個月牙形地玉環,上刻七條怪蛇,彩色斑斕,精芒外映;另一件則是根似鐵非鐵,長約三寸,上繪符篆地長針。據道書所載,玉環名叫騰蛇環,一經運用,環上雕刻地七條靈蛇,便自騰空而起,口噴霧南方離焰,威力不凡。那根長針,名字就比較玄乎了,竟然叫東青柱。一根針,竟然取名為柱,道書中也沒有描述這東青柱使用時候的情景,隻是此寶,護身克敵無不妙用。

眼前一團銀光飄過,這才想起,還有那七點火星沒有收取,自己居然急著觀賞寶物,竟然一時忘記了,要不是正好靈焰帶著包裹它地銀光閃過眼前,自己還沒能想起來呢。

道書中言,這七點火星乃是上古不知何人采集東方青龍七宿星光,凝練而成,後為盤牽所得,依為生平第一至寶,據運用極致,可引東方星辰之力。

隻是此寶威力大,全看使用之人自身修為,半點投機取巧不得。現在知曉收取之法,倒也不用花費多大氣力,便自收取下來。

此寶一收,羅鈞忙將冰雪化身和元牝珠收回。

然後將青蜃瓶內收取的四件寶物,也分別都按照道書上所載法門,逐一取了出來。那最初的龍型紫光,本體竟然真個就是一條長近尺許、晶瑩剔透、似玉非玉的紫色龍。剛一到手的時候,羅鈞還以為是條活物,因為它不僅雕製得栩栩如生,身子更能夠隨意彎曲扭動。後來再一細看,這紫色龍,實際乃是用一種不知名的材質雕製,不過製作之人實在手巧,已然能夠以假亂真。

道書中稱呼其為紫光鐲,因為這紫色龍首尾一咬,便自形成一個好似手鐲般的圓環,著實靈巧。

三根彩羽之寶,名叫三火翎,據分別是模仿金烏、畢方、鳳凰之羽,參照地人三才之火煉製而成。那個雙斧鐵符,名叫子午令,能夠分放子午陰陽之氣,威力不俗。最後一件鍾形之寶,實則乃是前人采集神木之絲編織而成的一方羅罩,形似古鍾而已,故此命名青羅鍾,是件護身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