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規劃方向(2 / 2)

吳謙又再次問道:“這個先暫且不提,我問你,比滿清的弓箭,射程如何?”

“那就不能比了,之前我就曾試過,也就相當於我們那個時代奧運會比賽時用的40磅弓力反曲複合弓,射程150米左右,有效射程100米,和最差的滑膛槍有效射程差不多,不過需要的力氣卻很大,相當於一隻手承受18公斤,也就是三十六斤的力量,要求射箭的力氣很大,而且還要經過幾年的培訓,才能掌握技巧。我們原先那支隊伍六百多人,也就隻有三個弓箭手,還都湊巧在我隊伍中。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弓箭手是多麼難得。”趙靖一提到這和技術問題有關的話題,頓時就滔滔不絕,“我聽還原先我隊伍中弓箭手講,滿清入關時,那時候還沒墮落時,身上蠻勇未消,基本上用的都是12力的強弓。到了康熙時,經過花花世界的浸染,隻能開8力的弓,軍中標準也以8力來考核弓箭手。再到了乾隆時,這標準又降為6力。至於現在,嗬嗬,對不起嘍,要再打個對折,通通都是3力的標準。”

李壽頓時有些匪夷所思,道:“這差距也太大了吧,一下子將標準降了四倍,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這軍隊還有一代不如一代的。”

吳謙點了點頭,道:“要不現在怎麼會被一群隻是簡單訓練過的農民吊打,實在是滿清軍隊退化的太嚴重了。而且這也能解釋得通了,為何當初未入關前,滿清鐵騎吊打大明已經半火槍化的軍隊,現在卻反被龍蝦兵(注:第一次清英戰爭時,裝備的滑膛槍最遠有效射程為180米)吊打。就憑當初這標準,要放到現在,對陣龍蝦兵,誰輸誰贏還說不定呢。想想看,都是一群單手能有120斤力氣的大力士肌肉男組成的軍隊,在這初級工業時代,火槍有效射程最遠180米,肌肉力量在戰爭中還占了很大比重的時候,誰能幹得過。”

“看來,這也是我們的幸事,清廷的不幸,我們不要多厲害,能夠吊打全世界。這是個比誰更爛的時代,我們隻要比對手強上一點就行。”吳謙道,“我們不缺勇氣,不缺犧牲的決心,缺的隻是力氣,現在火槍就能彌補我們的不足,少年隻要有一個星期的訓練,就能熟練的運用火槍,還沒有弓箭隻能一次持續幾箭的力氣限製,這讓我們由童子軍組成的軍隊,能夠媲美和超過我們的對手,我們還有什麼好怕的,這是豬一樣的對手呀。”

“你這麼說,我也就放心了,我們這是看似凶險,卻不料是老天有意成全咱們,真是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呀!”李壽這會兒又興奮起來,不由地感慨道。

那趙靖本來一顆惴惴不安的心,聽了吳謙這話,也不由地安下心來。

三人一夜無話,一覺睡到天明。

次日,洗漱過後,吃完早飯,李壽更是覺得心情倍爽,想起昨夜吳謙的話來,就一心想著操練好手下這幫童子軍,也好日後有個依仗。趙靖卻是不同,他對這些,一點都不感興趣。再說了,這訓練軍隊的事情,他也不擅長,沒必要自找沒趣,還是抓好自己的專長,才是正緊事情。於是,他就將手下隊伍托付給吳謙,自己一心撲在槍械製造上,想要設計出一種工藝簡單,射程不差,還可以讓鐵匠憑借手工打造出來的燧發槍。

那李壽也是三分鍾熱度,他也對軍隊不太在行,嚐試著訓練他手下那幫童子軍,想要摸索出一套可行的辦法,卻是千頭萬緒,總不得要領,反倒把他給累得夠嗆。他心道:若是日後天天這樣,豈不是日日遭罪,難捱的很,這可不是他想要的,若是讓他享受,他倒是會,可吃苦嘛,隻能嗬嗬了。

隻有吳謙這老官僚,心知這日後不比他以前官場之中的日子,一切都是圍繞軍事來開展工作的。若是沒有幾分真本事,想要憑著這張嘴,上嘴唇碰碰下嘴唇,就讓人服氣,那是不可能的。唯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才能讓人心服口服,樹立威信。雖然他也沒有這方麵的經驗,可他肯吃苦,也能耐得住性子,再加上他前世,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依樣畫葫蘆,他還是會的。再加上實踐之中的總結,一定能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更何況,據他了解,這太平軍中,也沒有多少軍事經驗充足的人,多的是和他一樣的所謂師帥、軍帥,就是天王和東王,以及他們的幾個兄弟,除了有幾分悍勇和聰明,軍事經驗可能還不比他這紙上談兵的人來得強。再說了,他除了缺少幾分彪悍,可不認為自己腦袋瓜子比他們笨,反倒自覺自己這高學曆的人,放到現在,最起碼也是個進士,比洪秀全這個一二十年都沒考上秀才功名,以及他那幫燒炭的、沒文化的土財主兄弟強多了。想到日後他們的表現,個個都是所謂的名將,想來也是在實戰中挫折中打熬,慢慢成長起來的。他心道:隻要自己能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憑借他能夠在官場上熬出頭的那份鑽營勁,定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不比他們任何一個人,日後的成就來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