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二年東北,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黑山鎮。
一個懸掛著舊牌匾‘百草園’的豪門古宅內,生活著爺孫兩人。
爺爺五十歲叫‘王士禎’,孫子五歲叫‘王峰’。
爺爺‘王士禎’是一名中醫‘藥師’,已看病開藥掙錢,維持生活。
王士禎是曆代家傳‘醫術’,祖先是‘清朝’皇帝‘康熙’的禦用‘禦醫’。
因此醫術高超而聲名遠播,前來看病者多如牛毛,大多是;富甲一方、高貴名流、上層人物,因此收入頗豐。
王士禎為人善良,也樂善好施,閑暇時間開設免費堂,免費給十裏八鄉的窮困貧民看病、拿藥,因此聲望很高,被稱為‘王大善人’。
王士禎的兒子‘王家輝’和兒媳‘金桂花’,在陝西遊玩時,被日軍飛機高空,投下的榴彈炸死。
索性王家一根香火未斷,王峰相依為命的爺爺‘王士禎’視為至寶,疼愛、嗬護、嬌慣著。。。。。。。
王士禎有一個癖好,就是從來不在藥商處買藥材,而是自己到深山老林采。
王士禎認為,藥材的本質在於‘精挑’,而藥材的質量卻在於‘細選’,這樣才能出‘上等藥材。
王士禎;配上等的藥材,親手給病人治病‘藥到病除’才能算得上妙手回春,這樣才不負一名醫生救死扶傷的原則。
而王士禎向來對‘藥材商’沒什麼好感,因為藥材商哄抬價格,而且魚龍混雜的摻假藥,不但治不好病人,還能治死病人。
王士禎每天半晚,月亮高掛於長空之時,孫子熟睡之際,都會獨自一人背上背簍,拿著采藥用的‘小鋤頭’和手電筒,悄然離開家,直奔深山老林去采藥。
這天夜裏如此。。。。。。。
王士禎來到荒郊野外,看著滿天星鬥,圓月高掛的夜空,歎了口氣,前方的三座山,可以說算讓我挖掘已空。
王士禎看向三座山,中央那座高聳入雲的大山,自言自語道;看來隻有去那‘亂藏山’了。。。。。。
亂藏山俗稱;亂葬崗子,哪裏滿山遍野的墳堆,大大小小多達一萬之眾。
王士禎鎮定了一下心弦,自言道;墳堆再度又如何,不過是死者的棲息地而已,有何可怕,但是被冷風一吹,仍然毛骨悚然。。。。。
王士禎一步一步前行,三個小時的路程,到達亂藏山已經是深夜子時十分。
漆黑的夜,亂藏山依然很醒目,不是山體很龐大,而是那密密麻麻的墳堆包頭,讓人眼花繚亂。。。。。
王士禎在鎮定,此刻也是心驚肉跳,咽了口吐沫,強忍住恐懼,用手電筒照向山下的小路。
小路彎彎曲曲,曲曲折折直通山頂。
直通山頂的小路被許多的墳堆守護著,這條路顯得很陰森,很詭異,讓人看了就兩腿發軟,邁步動步。
王士禎口中念著阿彌陀佛,多有打攪請恕罪,一步一步的走上了小路,滿滿爬上高山。。。。。
王士禎一路上,看到四處淩亂的屍骨骷髏、骨灰壇、高度腐爛的屍體、坍塌的墳地裏那一口一口大棺材。。。。。。
王士禎多次嚇倒在地,差一點背過氣,為了藥材強忍恐懼和驚心,還是爬到了半山腰。
王士禎剛準備蹲在地上喘口氣,忽然一個巨大的黃毛貓頭鷹,瞪著哇綠的眼睛,刷的一聲從頭頂飛過,發出嗚啊、嗚啊的哭泣聲。
嚇得王士禎一屁股坐在地上,呼哧呼哧喘粗氣,剛抬頭,一個身穿紅色衣服的女子,在前方不遠處,背對著王士禎哭泣。
王士禎瑟瑟發抖的站起,一步一步的前行,嘴裏嘟嘟囔囔,女士,深更半夜,不回家,怎麼在這裏???
那個女子秀發無風自動,沒有站起,更沒有回頭,隻是用手指了指,一個被挖開的坑。。。。。
那個女子對王士禎低吟;這就是我的家,我的家老漏雨。。。。
王士禎目瞪口呆,僵硬的頭,順著女子的手指看去,這是個坑?
不,這是一個被挖開的墳,一個沒有蓋子的棺材,裏麵躺著一個穿紅色衣服的女腐蝕。。。。。。
王士禎媽呀一聲狂奔,速度不遜年輕人。。。。。。。
背後響起了那個紅衣女子的嘻嘻笑聲,,,,慢點吧,回來嘛。
終於到達山頂,王士禎坐在地上休息,筋疲力竭,昏昏沉沉睡去,當醒來之時,天空出現一絲曙光,此刻已經是接近黎明。
王士禎呼了一口涼氣,唉,真是詭異的一晚,我怎麼還睡著了?
王士禎起身,在山頂茂密的鬆樹林之中,穿行,這一段路,可以稱作驚嚇後的驚喜,可以算一路凱歌,勝利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