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長安範府(1 / 2)

枯黃的揚樹葉與鮮豔的楓葉飄落下來,似是幾隻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飛舞。雖然寒霜降臨,可青鬆依舊碧綠如新,顯得更加蒼翠。天空發出柔和的光輝,澄清又縹緲,使人想聽見一陣高飛的雲雀的歌唱,正如望著大江想著見一片白帆。秋水潺潺呢喃,似白雲與藍天互道珍重的依依低語,那若有若無的音符彈跳在心間,帶來的是一陣莫名的心悸,洗滌著心扉,叫人心怡。

十月,在臨江正是秋高氣爽的日子,而在長安,卻是已經有些寒意了,蕭瑟的秋風嗚嗚作響,無情地鑽進人的衣裳裏,帶走一絲絲熱氣。

秋風雖寒,卻依舊吹不散長安的富貴之象,卻見畫橋煙柳,鶯與燕爭。一望桃紅李白,東風暖滿目韶光。秋千架,佳人笑語,隱隱出雕牆。王孫行樂處,金鞍銀勒,玉?瑤觴。漸酒酣歌竟,重過橫塘。更有賞花品鳥,騷人輩仔細端詳。魂消處,樓頭月上,歸去馬蹄香。

大唐長安城沿用隋大興城舊製,不斷修建,更加宏偉壯麗。宮殿、衙署、坊、市分置,宮城居全城北部正中,為宮殿區;其南是皇城,為中央衙署所在地;外郭城從東西南三麵拱衛皇城與宮城,是平民與官僚住宅區與商業區。住宅區名“坊”,商業區名“市”,“坊”“市”分置。宮殿區居全城北部中央,代表皇帝“至高無上,南麵稱王”的意思。全城南北中軸線兩側東西對稱,東半部設萬年縣,有東市;西半部設長安縣,有西市。東半部五十四坊和西半部五十五坊絕大部分對稱,因修興慶宮、大明宮稍有變動。棋盤式的街道寬暢筆直。長安城內的街道均作南北、東西向排列,相互垂直,筆直端正,寬暢豁達。南北縱列的大街十一條,東西橫列的大街十四條,由這些大街把外郭城切成一百零九個長方形的坊和東西二市,二市各占兩坊之地。全城街道兩旁都有排水溝,並栽種槐榆,大道筆直,綠樹成蔭,市容十分壯觀。宮城和皇城內,則多種梧桐柳樹。坊的結構是封閉式的,各坊都有圍牆,住宅的門都在坊內。除皇城以南三十六坊隻開東西兩門,僅有東西大街外,其餘各坊,皆開東西南北四門,都有由一條東西大街、一條南北大街構成的十字街。東西兩市,四麵各開兩門,各有兩條東西街、兩條南北街,構成“井”字形街道,把市場分為九個方塊。每方的四麵都臨街,店鋪就設在各方的四圍,同行業的店鋪,集中在一個區域裏,叫做“行”。東市有二百二十“行”,西市“市內店鋪亦如東市”。西市是長安城商業集中之地,也是長安城經濟活動的中心。

大唐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唐太宗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促進了民族的融洽,遷居長安的少數民族人口,十分可觀。僅貞觀時遷居長安的突厥族人就有一萬家,突厥貴族被唐朝廷任命為將軍、中郎將等五品以上官吏的有百餘人。身著各式服裝的邊疆各族會聚長安,使長安成為國內各民族交往的中心。

同時,長安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城市,是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大唐與三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國客人來到長安。大唐設有專門機構(鴻臚寺、禮賓院)負責接待外賓,設置翻譯人員,提供各種便利。波斯(伊朗)曾不斷派遣使者前來長安,波斯商人遍布長安、洛陽、廣州、揚州等地。很多波斯人長期甚至世代留居長安等地。波斯商人很多從事珠寶行業,大多住在西市,也有的經營普通商業。長安兩市有波斯邸(專供波斯人居住或存放貨物之處)、波斯酒樓等。

此時,已過晌午,三位書生模樣打扮的年輕人分別牽著馬自金光門進了城來,一副風塵仆仆的樣子,並微笑著在街上四處打量著,一副鄉下人進城的模樣。這時,其中一人、範思琪先道:“離長安幾年,今日再回來,隻覺變了不少。”

杜水垣邊四處看邊笑著道:“長安果然名不虛傳,比之臨江,繁華富貴多了。”

秦嵐也看著四處道:“不僅如此,這長安的‘海納百川’之氣勢,更是無可匹敵。”

三人邊看著,邊慢慢朝範府行去。大約半個時辰後,幾人便來到了範府前,範思琪正好見自己家一下人出門來,便笑著朝他喊道:“小丁。”

那小丁聞言看來,登時欣喜地道:“少爺!”說完,他馬上跑了過來。

範思琪笑著道:“爹娘還好嗎?”

“老爺夫人一切安好,時常惦記著少爺你呢。”小丁高興說完,領著幾人往府內行去。

一進府,小丁便朝內大喊起來:“少爺回來了!少爺回來了!”

他這一喊,範府內馬上便騷動起來,不一會,便跑出來好幾個下人丫鬟,皆是笑意盈盈地看著幾人,看來範思琪與這些下人丫鬟們的關係處的不錯,範思琪笑著道:“還不快幫兩位貴客牽馬。”

“是是是。”幾個下人說完,將三人的馬牽了下去,那幾個丫鬟,則高興地領著三人往府內大廳行去,秦嵐邊跟著幾人往內行去邊高興地四處打量起來,但見這範府內布置雅致,亭樓水榭,水池假山,綠樹紅花,應有盡有,不愧為長安官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