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乞兒(1 / 2)

楚國丹陽城,青蓮巷,一小乞丐正無比認真地打量眼前的聚財莊,愣愣出神。

要說這小乞丐常人看著也著實奇怪,身穿一襲天青綢鶴紋褂,內裏是件暗紅色長袍,腳踏一雙黑幫尖頭靴。

乍一看這般衣裝鮮明,還以為是哪位公子哥兒,可若細眼瞧去,少年蓬頭散發,麵門上滿是汙泥穢土,腳邊還擺著一隻破瓦碗,一副神色茫然不知措之色,癱坐在這街巷邊緣,巧逢又是這聚財莊門前。

沿路之人見到此情此景,皆是會意一笑,搖了搖頭,低吟竊語。

這小乞丐正是韓石,韓石癡望著眼前的聚財莊,以及青蓮巷熏熏嚷嚷的百姓。

心想,在這自己癡活了十六年的青蓮巷中,為何此時會讓自己感到如此陌生,素日販夫走卒見我皆是恭敬小心之色,而此刻卻能在我麵前嬉談笑論,韓石心底不由生出一股頹然之感,失了錢財之勢,便是落得這般田地麼?

韓石起身在這街巷中漫無目的地走著,搖搖晃晃,一副失了心魂的模樣,無知無覺,一股女兒之香悠然入鼻,韓石抬頭望去,赫赫見到那牌匾上“怡春院”三個金漆字樣,院外粉牆環護,綠柳周垂,三間垂花門樓,四麵抄手遊廊。下意識地韓石步入此院。

經過那綠柳邊上的別致山石池塘,順著青石小徑,來到那紅漆大門前,院門大敞,兩邊皆是那脂粉少女,映入眼簾是一副楹聯:

怡情快意院中來;

春花嫩葉任采摘。

韓石悠悠地循著那熟悉的女兒之香,正準備走入這紅門之內,卻見兩旁的脂粉少女,一時巾帕捂臉急忙躲開,麵露一副厭惡之色,轉頭便對那門內輕呼了一聲。

“媽媽,快來。”

片刻,門內匆匆走出個白胖中年女子,臉上紅脂粉麵,卻也難掩住下巴的一顆烏黑色毛痣。

“韓公子,你還來我怡春院作甚,煩請移步吧!”老鴇一臉睥睨之色。

“滾開!我韓石來去,用得著你管?”眉頭緊皺的韓石一手擋開老鴇,徑直走了進去。

“韓公子,你且有帶銀兩?”老鴇冷冷問道。

“唔……記在我賬上罷,改日再還予你。”韓石聽到老鴇的話,似乎想起了什麼,氣勢弱了下來,停了停腳步,回答道。

“給我來人啊!”老鴇一聽到沒有銀兩,隨即喊道。

隻見從內堂裏冒出幾個高大健壯男子,二話不說,抬手就將韓石架起來,直往那院門巷口丟去。

韓石被幾個高大男子重摔在地,一時感覺天旋地轉,身體動彈不得。

老鴇此時緩緩走了出來,陰柔怪氣道:

“我敬你往日是院裏常客,稱你一聲韓公子,可今時今日,這丹陽城裏誰不知道你爹在聚財莊輸了身家,你這廝沒有銀兩也敢往我院裏鑽,活膩了罷,亦是得了失心瘋不成?看看你這般頹唐樣子,這是你能來的地方嗎?我呸!”

老鴇指著地上的韓石說完,直直往韓石臉上吐了一抹吐沫,遂左搖右擺地走了。

韓石就這般躺在怡春院的門口,望著漫天繁星,頓覺唏噓不已,遙想幾日以前,自己還在那這怡春院中燕雀成群,鶯歌燕舞,如若不是聽見那噩耗。

要說那怡春院正是城裏數一數二的風流之地,素日盡是文人墨客大官權貴聚集之地,此般地方,必是少不得紈絝之子,韓石卻是這丹陽城裏數一數二的鄉紳子弟。

這不免要說起韓家,韓家原本即是這城中地主之家,都說富不過三代,以前的韓家,也就是韓石的爺爺那時候,家中良田數千畝,可他好賭,落到韓石的爹手上時,便隻剩下一千畝,誰知道韓石的爹,也繼承了上輩子的傳統。

現在還沒落到韓石手上呢,卻是連一畝地都沒有剩下。

這事情要說到三日前的夜裏。

……

怡春院內,秋字號廂房。

秋月姑娘正輕弄琵琶,紅唇輕啟,吟唱起哀怨綿綿的古曲歌調,韓石不時夾上一口口味別致的小菜,呷一口玉壺中的暖酒,再細細欣賞眼前的妙齡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