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12日晚,躺在酒店的床上,看著窗外皎白的月亮,我真真正正體會到了人生這種變幻莫測難以捉摸的魅力。再有才華的導演作家也無法想象我身上所發生的劇本,一個草根主播,一個萬眾矚目的國家隊主力中鋒,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將兩者聯係在一起。然而,就在我的身上,這一切就這樣毫無防備的發生了,而且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和平和,沒有絲毫滯澀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的順利成章......莫非這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明天的比賽,結果究竟會如何呢?想到這些,我在床上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天上午9:30,我們按照教練的要求,來到了用於訓練的一片大學內部的封閉場地。隊友們有說有笑,絲毫感覺不到即將到來的大戰感覺!主教練勝吾起站在場地中央仔細的看著自己手中的文件夾,金指導此時也來到了球場,正在和助理教練聊著。看到我,也遠遠的衝我笑了笑,我也衝他那個方向揮了揮手。很快,勝指導一聲哨響,大家都聚攏過來。
“今天我們將進行一些放鬆型的訓練,中午用過午餐後,就要前往大連體育場。這場比賽的意義,相信不用和大家多聊,打進世界杯是咱們全國人民的最大希望。希望大家對自己嚴格要求!下麵我說一下最終確認的首發球員名單。”
聽到這裏,大家都不禁伸長了脖子,豎起耳朵!
“門將:劉家祥;後衛線:蔡晟、張鬆、安貞祥、李清雨;中場:羅明勳、戴衛、王繼武、貝冥;前鋒:劉一刀、路偉”
當說到“路偉”,我的心頭不禁一緊,盡管知道自己肯定會入選首發,但是當真聽到自己名字的時候,還是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身披國足戰袍,這是我多少年來朝思暮想的最高願望。這一天終於來了,機會就在手中,我一定讓我的名字永遠銘刻在中國足球的史冊中!想到這裏,我的心中湧現了一種莫名的力量......
終於到了出場的時間,大連體育場數萬人的呐喊聲震耳欲聾,盡管我也經曆過甲A聯賽的洗禮,也領略過足協杯登頂的萬人歡慶!但是,這些比起今天的場麵就都成了小兒科。我找不到任何合適的語言來形容球迷此刻的熱情,在這裏我感覺到的是真正的血脈噴張和強烈的取勝欲望!
今天球隊排出的是一套標準442陣型。
具體站位如下:
前鋒:我、劉一刀
前衛線(從左至右):羅明勳、戴衛、王繼武、貝冥
後衛線(從左至右):蔡晟、張鬆、安貞祥、李清雨
門將:劉家祥
為了大家能夠更好的閱讀後麵的比賽,這裏我要簡要的介紹一下首發陣容裏麵各個球員的特點。
我(路偉):19歲,國足曆史最年輕的首發前鋒,特點是門前搶點意識極佳,射門果斷,體能好!身體條件尚可,由於年齡所限不夠強壯,但是體能耐力不錯,爆發力一般。屬於門前搶點型前鋒。有點類似因紮吉,屬於典型射手!
劉一刀:26歲,與我同在北京隊,人送外號“快刀浪子”。特點是速度極快(據稱百米速度11秒整),突破犀利,門前把握能力不錯!但是身體同樣一般,加之平時時有泡吧熬夜,因此,身體略顯瘦弱。插上時機把握堪稱亞洲翹楚。
羅明勳:23歲,左路快馬,同樣的速度快。傳中腳法不錯,但是體能一般,身體對抗也同樣不是長項。但是,和我、劉一刀同屬一隊,因此彼此之間非常熟悉。
戴衛:30歲,球隊隊長,正值職業生涯巔峰期,攻守兼備。速度一般,但是盤帶出色,具備很強持球擺脫能力。屬於球隊中場大腦,年輕曾經打過二前鋒,但是隨著年齡增大,目前打到中場位置,曾經在蘇超短暫效力。後回國加入深圳隊繼續職業生涯。頭腦清醒,節奏感不錯!傳球腳法精湛,時有後排插上及精彩遠射上演!
王繼武:28歲,典型工兵球員。跑動能力極強,人送綽號“王三肺”,原來是跑馬拉鬆和鐵人三項,後來轉為職業球員。在場上攔截能力極強,身體強壯,跑動範圍大。出球簡練,非常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