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的永初四十七年。
吐蕃王子朗日頌讚誕生在強巴久林宮。
他五歲的時候,父王率兵滅掉了吐蕃各小國、部落,統一了天藏高原。
他十七歲的時候,父王被人暗殺,統一的吐蕃王朝遭到沉重的打擊。
大勢彌亂,王國諸臣和母後諸族一起舉兵叛變,共達、布波、青波等地叛亂,藏布江北的摩耶族人圖謀再建部落,北部的胡羊國乘勢入侵,這四股勢力紛紛向吐蕃進兵發難。
朗日頌讚在吐蕃危難之時繼承父位,成為吐蕃第二十三代國王。
他合縱連橫,依靠南朝皇室、族內新興勢力和天藏禪寺的支持,組建精銳隊伍。
經過四年征戰,終於平定了內部叛亂,穩定了局勢,再次恢複了吐蕃的統一。
在可歌可泣的平叛之戰中殺敵無數、建功最大的三皇子朗月頌讚在戰後自感殺孽深重,放下屠刀,皈依佛門,拜在天藏禪寺奇多高僧坐下,法號月輪,精修武藝,研讀佛法。
朗日頌讚賜他號為月輪明王。
降巴木嶺這個地方,氣候宜人,景色幽美,物產豐富,中心地勢平坦開闊,四周群山環抱。遠處山嶺峽穀險要,進可攻,退可守。
聞名天下的天藏禪寺就建在降巴木嶺的中心。
這裏紅牆萬丈,彩旗飄搖。
院落層層疊疊,偏東方向一處平頂的殿堂就是月輪明王的修身之地。
月輪明王前半生殺人無數,以武入道,世上的人們隻覺他應該是個凶狠的殺人魔王樣子。
可是,沒來過降巴木嶺的人肯定不會想到,此時大殿東南角一隻木盤上麵坐著的一位形容枯槁的僧人,就是武功宗師,佛法大家,月輪明王。
前半生如夢靨一般的經曆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記隻有頭頂、麵龐、胸膛等等全身上下各處地方數也數不清的傷疤。
刀傷、劍傷、槍傷、毒傷、燙傷。
月輪明王的這副身軀好像是上天專門用來檢驗人世間痛苦和創傷滋味的人偶,現在老天試得夠了,玩弄夠了,就把他的野性和欲望統統都鎖起來,將他像野獸一般的囚禁在紅牆高瓦之中,鑿掉爪牙,割去棱角。
月輪明王盤坐在一件檀香木盤之中,上身微微彎弓,胸堂淺淺地凹進去,細聲慢語,笑眼望著跪伏著的小弟子。
“法成,你中正平和,心中能容納天下的大慈悲,已經能夠消得六欲。但性情自然,從小長在降巴木嶺,缺因少果,難以斬斷七情。如今桫欏真經將要現世,其中奧妙無數,關係蒼生氣運,不能落入邪佞之手。我差你去取回,你願意嗎”
“為了天下蒼生,徒兒願意。”法成垂首,臉被一片陰影擋住,看不見表情。
月輪明王向殿外的廣闊青天隨意的大手一揮,厚重如山丘一般的雲朵仿佛被他驅趕了一樣,應勢緩緩消散,露出藏在後麵的太陽。
日光射下來,被大殿的窗欞和門垛擋住七七八八,大殿之內日影斑駁,藏香彌繞。
明王微微探身,兩指點向法成頭頂,說:“天下蒼生裏麵有你,你就是天下蒼生。這次你離開天藏,要在中原的名山大川中走一走,更要去人心的紛紛擾擾裏走一走!不隻為了天下蒼生,也為了你自己餘生心境安寧,懂嗎?”
“呃……徒兒不懂。”法成老老實實的回答。
明王頓了一下,說:“二十年前,我把你撿回天藏寺,將你養大,你今生無名無姓,始終是沒有‘因’的人,你要去把‘因’在大千世界中尋找回來。不然沒有‘因’,就證不到‘果’,這回懂了嗎?”
法成說:“什麼樣的‘因’,就去修什麼樣的‘果’,師尊給徒兒取號法成,自然應該去修屬於法成的‘果’。”
明王眯著眼睛微微點頭。
“所以徒兒還是不懂。”法成仍然低垂著頭,明王又把身子探的更低一些,可還是看不見法成的臉。
“算啦,等你回來就懂了。”明王微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