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頃,一群人簇擁著本善、本信、泰山劍派掌門人陳得劍、昆侖劍派掌門郎決明談笑風生而來,後麵跟著的人中,雲嘯認出了五六個,這些人都在血虎幫武林大會上打過照麵,泰山劍派岱安護法霍啟仁,昆侖劍派左長老楊法棟赫然在列。
於萬通走出門去迎接,郎決明笑道:“哈哈哈哈,於老爺子,你果然已在此守候了!”
眾人寒暄時,陳得劍、郎決明等心來的人均拿眼睛瞄方丈內坐著的雲嘯和魚文秋。
本信大師道:“諸位,方丈狹促簡陋,容不下貴賓,請諸位到大雄寶殿議事,雲施主、魚施主,也請!”
那些人看到青銅劍仍在雲嘯手中,均暗暗鬆了口氣。
來到大雄寶殿,群豪競相跪拜東方光琉璃世界藥師佛、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並成錠成錠地向功德箱內塞銀子,原來到此燒香拜佛的善男信女們已經被請出寺外。
眾人在殿內東側的蒲團上分賓主坐定。此處是昔日少林眾僧參禪講法做功課之處,因此蒲團夠用。
群豪都看著昆侖劍派掌門郎決明,郎決明清了清嗓門道:“諸位顧及臉麵,都開不了口,得罪人的話,還是由在下說吧,本善大師,我們來此,有兩件事,一是殺了這小子,為幽憂穀中死去的弟兄們報仇雪恨,二是商議如何處置他手中的這把劍。”
原來,幽憂穀一戰之後,雲嘯理所當然地被各門各派、各幫各寨盯上,他和魚文秋在幽憂穀時,有許多幫派就已經在穀內活動,監視雲嘯,結果絕大部分被幽憂穀眾人料理,像伏擊他們的青蛇幫和綁架魚文秋的隴州興雲幫之所以能夠出現在幽憂穀附近,都是因為幽憂穀主崔無意返穀後,撤回了警戒崗哨。
出了幽憂穀勢力範圍,各幫派開始肆無忌憚起來,而雲嘯和魚文秋之所以沒有感覺到,是因為盯著他們的門派忙於明爭暗鬥,大幫派驅逐了小幫派,而大幫派之間又互相掣肘拆台,後來局勢被昆侖、泰山兩大劍派明裏暗裏控製,大家更動不了手啦,而這兩大劍派,也因互相之間難以妥協、怕傷了兩家和氣而遲遲未動手。
此外,雲嘯、魚文秋一直在奔波,行蹤不定,不易跟蹤追趕,並且因為有了之前被暗算的經驗,他們路途上亦甚為警惕,給眾人下手造成了更大難度。
大夥都抱定了一般心思:我得不到寶劍,其他人也別想得到!
沒想到,少林寺借著丟經書這個因由,輕而易舉把兩人請進了少林寺。於是眾人立刻趕來,找少林寺“論理”。
本善大師聽了郎決明此言,合十道:“阿彌陀佛,我佛慈悲,雲少俠雖有過錯,可也不必取他性命,老衲打算小懲大誡,留他在寺中悔過。至於他的物品,暫由少林寺保管,諸位都是正道中人,素以俠義為懷,怎可輕取一個孩子的財物?”
本善大師這番話與他方才搶雲嘯寶劍的作為甚是矛盾,於萬通身為其老鄰居,曉得他向來如此,聽罷微微一笑而過。
陳得劍道:“大師,幽憂穀中,這孩子幫人家殺了多少少林高僧?他站在邪門歪道一邊,公然與武林正道為敵,這種人豈能留著?請大師將他交與我們,由我們替少林寺和各門派死去的兄弟報仇,以弘揚江湖正氣!”
本法在一旁道:“二位掌門,人是我少林寺請來的,如何處置,難道我少林寺做不了主麼?”
陳得劍道:“這個嘛,少林寺當然做得了主……”
郎決明道:“大師,少林寺當然做得了主,隻不過----這孩子是武林公敵,如何處置,應當由武林各派說了算,於老掌門,你說是也不是?”
於萬通撚著胡須道:“郎掌門說得是,人,咱們共同處置,至於物品嘛,咱們想個法子,公公正正分了,以免傷了通道和氣。少林寺這一件大功,咱們自然都會記在心上。”
眾人心知肚明,物品指的當然是那把劍,就這麼一把劍,如何公公正正地分,眾人心裏可沒有絲毫頭緒,不過,眼下當務之急,是阻擋少林寺吞了這劍。劍在雲嘯手中,大家都還有機會明爭暗奪,若到了少林寺手中,就沒有指望了。
本法大師大聲道:“於老施主這是什麼話?難道少林寺耗費的偌大精力,諸位一句記在心上就完了?諸位……”
本信大師自回寺以來很少說話,此刻抬手止住本法道:“於老施主,諸位,我少林寺不敢貪功,亦不為幽憂穀恩怨,更不在意雲施主物品。雲施主盜取本寺經書,打傷寺僧數名,我少林寺費了許多心力、死傷數條人命請他來此,為的是對他所犯過錯小懲大誡。諸位想處置他,想分他物品,那是諸位的事,少林寺絕不參與,可諸位也要等到少林寺對他懲罰完之後,再做道理。待雲施主罪罰圓滿,少林寺便會把他完完整整放出,他的物品,少林寺分毫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