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胤,太.安城。
整座城池,在今日卻是彩旗遍布,紅燈高掛。偌大的太.安城,竟然看起來成了一個紅色的海洋。
每一家門前,都是打掃一新,仿若過年一般。無論大人小孩,都是難得的穿上新衣,個個都麵帶喜色,開心不已。
身為大胤之人,眾人聽到大胤大勝的消息,怎麼會不開心。
據說東麵大齊和大楚,一共八十萬大軍來襲。而大胤隻有三十萬大軍,卻打敗了兩倍多的敵人,殺得對方狼狽逃竄,敗退而回。
這樣的戰績,這樣的勝利,怎能不讓眾人開心?怎能不讓眾人興奮?
而且據說西征的大軍,同樣打敗了大燕的軍隊,不日也將班師回程。
在當日秦震天死後,秦風繼位之始,在大胤麵臨四麵之敵的時候,雖然太.安城裏大的騷亂沒有,但少不得有許多人人心慌慌起來。
畢竟,大胤剛剛失去了一位強勢君王,新上任的是皇帝,聽說還隻是一個是十四五歲乳臭未幹的小孩子。
而且在那一段時間內,雖然朝廷裏並沒有什麼宣告,但大街小巷,許多人卻都聽說了那個消息。
同一時間,在大胤的東西兩部,一共有四個皇朝向著大胤出兵,兵力總和加起來一百多萬。
朝廷並沒有掩飾,大兵出征的消息,而且還舉辦了盛大的出征儀式。許多百姓,都看到了精銳之極的近衛軍向著東邊而去,軍容雄壯,看上去頗為威武。
但聽說了他們的敵人數量,比他們多了好幾倍之後,許多百姓饒是對於大胤很有信心,但牽扯到自身身家性命的事情,許多人依舊忍不住擔心。
一些富商,在大軍出征沒多久,便紛紛拖家帶口,帶著一車又一車的財物往城外而去。商人具有全天下最敏銳的嗅覺,自然知道,若是大胤東線失敗,恐怕太。安城必定免不了兵亂之禍。
普通的百姓,不懂得分析什麼形勢。但他們卻也不傻,看到那些富貴人家的作為,他們自然也跟隨著往外逃去。有親的投親,沒親的也會盡量去鄉下這種地方。
即使許多一時間無法逃離的,也會拖親帶友,將自己的兒女孫子之類的,都會送到安全的地方。
對於這些事情,京兆府收到許多報告。不過無論是京兆府的官員,或是三部高官,甚至皇帝陛下,對於此事,都沒有表達什麼意見,既沒有下旨解釋什麼,也沒有下令不許諸多百姓出城。
還別說,正因為朝廷如此鎮定,許多有點理智的人,卻都選擇了旁觀或者等待,他們懂得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那些高官皇室都尚未逃竄,恐怕太.安城的危局,隻是危言聳聽吧?
所以,太.安城雖然有部分人離開,但是並沒有形成逃竄的大規模人群。畢竟,無論是何人,都不願意輕易背井離鄉,拋棄自己的家。
當然,許多人將家當收拾一番,隨時看時機不對,再逃也是常有的事情。
不曾想,不過月餘,便有軍情從東邊傳來。
大胤東線戰役,大勝!
那一日,身背紅纓的傳信兵,絡繹不絕得奔馳在太.安城主要街道上,大聲宣揚著大軍勝利的消息。
許多百姓驚奇的發現,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無數平日裏沉穩之極的大胤官員,都開心得奔出衙門,不乘車,也坐轎,就那樣瘋狂得在街上奔跑著。
皇宮之中,巨鍾連續響起一千零八次,大半太.安城都能聽到。京都府更是下了取消宵禁的命令,所有人都能感受這場大勝的喜悅。
許多隨時準備撤離的人,徹底放下心來,開始一件件將準備好的家當在放回遠處,然後向同樣聽到消息返回太.安城的鄰裏吹噓,自己的睿智,如何在慌亂之前,臨危不亂,如何堅信大胤必勝,不慌不亂,諸如此類。
在今日之前,整座太.安城一直洋溢著歡聲笑語。畢竟,大胤國泰民安多年,作為大胤子民,誰都希望現在的好日子能夠繼續下去。
在聽到今日,正是東征大軍班師回朝的日子,諸多百姓不需要官府的號召,便主動將房屋打掃一番,在房前掛好大紅燈籠,甚至許多人準備了鞭炮等物。
他們以他們自己的方式,來表示對大胤軍隊的感謝,感謝他們維護了大胤的和平,維護了他們的安穩生活。
更有許多人,在聽聞今日大軍將自北麵城牆入城,趕早便起來,準備好瓜果等物,準備在方便的時候,獻給大軍,表達一番自己的心意。
越是純樸的百姓,越是易於滿足,更越會在關鍵的時候,表達自己的心意。
......
北麵城牆。昔日秦川殺死漠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