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鎮(1 / 2)

遠處村頭有一青石大磨盤,兩個頭係細布的村婦在那推磨。

那附近一塊擺放在地的石頭上,一位白發蒼顏的老嫗坐在那裏,滿麵皺紋,腿邊傍著根粗糙手藝的木拐杖,枯幹的手下意識的摩挲著,眼睛似乎因為高齡的緣故,已經看不清,此時沐身在陽光中,也僅能感受到溫度,雖然仰頭望著太陽的方向時出神,似乎也不會感覺到眼睛灼痛。

船一轉過山邊,眾人都緊緊盯著,柳暗花明,看到眼前的景象,一個個都說不出話來,滿船靜悄悄地。

隻見前麵視野開闊,霍然一亮,這還不算什麼,這時候大多數人都把眼睛不自覺地停在一處,目瞪口呆。

他們終於看到一片“神跡”。

“那是什麼,我的天哪”。

“那,那是。”

許多人看了許久,才終於發出感歎,不感置信地望著眼前這一切。

隻見遠方峭壁上,竟有幾尊雕象立在百丈高的峭壁上,每個身影都高百丈,徑直斜插入天際,那一刻,給眾人感覺似乎是鬥轉星移,時空錯亂般,天地黯然失色的感覺。竟都隻是背影,卻透發著極為強烈地壓迫感,隻望一眼,就讓人都紛紛低頭,使人生出渺小之心,渾身無力,有一兩人甚至跌倒在船板上都渾然未覺。

抬眼看去,眾人才發覺還是天邊的白雲舒服,峭壁上的石雕透發得氣勢眾人都感覺到船身好象有些搖晃。

有人問道:“船老大,這船怎麼來回晃。”

那名老人也不再擺出古井無波地神情,或許是看得太久的緣故,內心不象其他船客那樣,敲敲煙杆,動作卻也輕緩,很難想象一個大男人的動作竟這樣溫柔,又打量一眼峭壁上的石象,知道那是氣勢壓迫所帶來的錯覺。

遠方煙氣繚繞,一片極為廣闊的廣場竟出現在前方岸上,有一片殿宇雄峙。

峭壁的那幾尊石象給人的震撼無法用言語形容,僅背影就讓人自慚形穢,不光是因為石象的巨大,更因為是幾位人傑身上帶來的壓迫,不知道是何人雕琢。

廣場上有許多車馬來來往往,裏端的石象山腳,殿宇座座,陽光下,不時從殿前懸掛的金色匾額那裏反射來幾道金光。

每隔幾丈就有青銅香鼎在那裏,台階一階階,許多馬車都遠遠停靠在遠處,即使岸邊和廣場喧嘩,隻要一踏上台階,卻也不再敢高聲說,即使有抱嬰孩的,隻要一哭,都會嚇得臉色一變,可見在他們心中的威嚴是如何之盛。

暮鼓晨鍾最是讓人感覺心神的安定。

即使是陸天風,也臉色一變,由衷感歎,不知道那石象有那樣的威勢,單單雕琢即使手藝再好,他也知道那是有多難。

一輛馬車從站在岸邊道路上的老少身側經過,車廂傳出女子清脆的笑聲,馬車駛過,空氣中留下淡淡馨香,在不遠江畔停下,幾名十六七歲年紀的女子,懷中抱著柔軟絲紗,嬉笑地從車廂中走出,身姿曼妙,赤腳如白瓷,踩著柔軟若絲的水草,美麗身影映在江水中,在這碧綠江水畔,浣洗著輕紗,蝴蝶人兒一樣,體態輕盈。

“一介凡人不過百年,前三十多年是寵兒,風華正茂,後半生卻看自己一天天衰老而無法挽留半分,眨眼間便已耄耋之年,逝者如斯,恍若朝露曇花,一夜榮枯。”望著這副畫麵,老者心有所感,喃喃歎道,昔時他也尚是壯誌少年。

不過他所歎乃是人生苦短,並未帶有紅顏白骨之類的小肚腸脂粉氣,聽不出如何落寞與悲傷,顯然並非傷春悲秋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