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他請教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可以給那些渴望成功的美國青年一點忠告呢?卡騰堡先生想了想說:“我們的身體常常需要作一些運動,將那些半睡半醒中的肌肉喚醒;我們的頭腦更需要作這樣的運動,讓我們每天早上能夠真正醒來,給自己打打氣,對自己說:‘我今天真棒!’”
每天給自己打打氣,聽起來是一件很孩子氣的事情,但其實正相反,這在心理學上是一種積極的自我暗示。正如一千八百年前馬可·奧勒留在《沉思錄》中寫下的一樣:“我們的生活,由我們的思想創造。”
每個小時都和自己說一遍馬可·奧勒留的這句話,你就可以引領自己去想那些勇敢又快樂的事情,在這樣平和的心態中得到安寧,告別憂慮。讓自己回憶那些值得感恩的事情,你的頭腦就會被積極向上的情緒占據。
隻要你換個角度,有一個正確的想法,你就會發現其實工作並不是那麼枯燥乏味的,你完全有可能從事樂在其中的工作。你的老板希望你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因為那樣他就會賺到更多的錢。姑且不管老板是如何想的,你隻要想想這樣做對自己有好處就可以了。當你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後,你每天頭腦清醒的時候要比原來多一倍,在生活中也可以體會更多的快樂。如果你每天都覺得工作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那麼不僅你工作中沒有快樂可言,生活也會由此受到影響。時刻提醒自己,要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即使這不會給你帶來升職加薪的結果,但至少可以讓你心態安寧、遠離憂慮,更好地享受生活。
6.丟掉失眠的憂慮
如果你常常失眠,那是因為你讓自己得了失眠症。
如果一個人長時間睡眠不好,那麼他比別人更容易受到憂慮的困擾。你也許願意了解一下國際知名大律師薩姆爾·安特梅爾,因為他這一輩子幾乎沒有好好睡過一天。
安特梅爾上大學時患上了氣喘病和失眠症,他試了無數辦法,結果都顯示無法根治。於是他索性退而求其次,不在床上輾轉反側,不再自怨自艾,不讓自己有精神崩潰的危險,他充分利用自己清醒的時間讀書、學習,結果他每門功課在班上都名列前茅,成為紐約市立大學的知名人物。
當他走出大學,成為一名職業律師時,他的失眠症還是沒有治愈,但是安特梅爾對此完全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他說:“不用操心,大自然會照顧我的。”事實也正如他所說的,雖然每天睡眠時間很短,但是他依然精力充沛,健康狀況良好,和那些法律界的年輕人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安特梅爾大律師在二十一歲時,每年的收入就已經高達七萬五千美元了,因此很多資曆差不多的律師都會去他那裏討教一二。1931年,安特梅爾大律師在一件訴訟案子上得到了一百萬美金,這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最高的律師酬勞了。
盡管如此,他還是失眠,每天晚上他都有一半的時間用於看書,早上五點鍾,他已經在回複信件了。當大多數人剛剛開始一天的工作時,他已經差不多做完一半了。安特梅爾在失眠的陪伴下,一直活到八十一歲。試想一下,如果他一直為失眠緊張、焦慮,那麼他這輩子恐怕早就毀了,也許連五十歲都活不到。
每個人一生中大約要花費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這件事情上,可是誰能說得清楚睡眠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知道,睡眠是一種可以令我們恢複精力的休息狀態,可是誰能確切知道一個人每天需要睡幾個小時呢,甚至我們是不是非睡覺不可呢?
下麵這個故事你可能覺得難以置信。
一個名叫保羅·柯恩的匈牙利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不幸被子彈打中腦前葉,經過治療後,他的傷好了,可是卻落下了一個奇怪的後遺症——他不能再睡覺了。醫生們對此表示驚訝的同時,嚐試了各種辦法——鎮靜劑、麻醉藥、安眠藥,可是都毫無效果。保羅·柯恩甚至連困倦的感覺都沒有。當時所有的醫生都認為保羅活不了多久了,可是他創造了一個奇跡,他不僅活得非常健康,還找到了一份工作。有時保羅也會坐下來閉目養神,不過他依然睡不著。
睡眠時間也是因人而異的。著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每天隻要睡五個小時就夠了,可是柯立芝總統就需要兩倍的時間才能讓自己精神煥發。如果我們計算一下就不難發現,托斯卡尼尼一生中隻花五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上,而柯立芝總統幾乎要花掉一半的時間。
因為失眠引起的憂慮,對我們身體的危害要遠遠大於失眠本身對我們的傷害。我的一個學生伊拉·桑德勒就差點因為失眠自殺。他這樣告訴我:
“我以為我會因此發瘋的。一開始我是一個睡眠非常好的人,即使鬧鍾響了也聽不見,結果我每天早上上班都會遲到,領導為此警告過我很多次了。為了不再遲到,我必須要按時起床,否則我就會因為經常遲到而丟了工作。”
“我把自己的問題告訴了朋友,其中有一個人建議我在睡覺之前要集中精神去注意鬧鍾。沒想到該死的滴答聲從此糾纏上了我,讓我睡不著覺,就這樣導致了我的失眠,整夜整夜地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早晨的時候,我真是累死了,這樣大約過了有兩個月的時間,我飽受了從來沒有經曆過的折磨。我想我再這樣下去的話一定會發瘋的,甚至有時候我都想從窗口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