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杏雨梨花,煙雨朦朧,又是一個春雨綿綿,黃府最偏僻的院落中一個穿著有些單薄的少年立在屋簷下手捧著一個有些舊的銅盆接著雨水,遠遠看著他身形消瘦,個頭也不高,怎麼看都有些營養不良的樣子。
“少爺,少爺您身子才好怎麼又做起這事了,這事兒讓我來就好了。”一邊一個青色布衣少年見了少年又在這裏做這事就連忙撒腿跑了過來關心又無奈地道。
少年微微一笑將手中的銅盆交給了少年說:“雨水好。”說完又抬頭看了一眼天空中的雨簾,唇角的笑意又大了些。少年名叫黃子桐,是這黃府當年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孫少爺,而身邊的這少年是他的隨侍四喜,如今唯一還肯留在他身邊照顧他的人。
黃子桐便是這碧城家大業大的黃家孫少爺,本該是這府上名正言順的當家,可這話落在了“本該是”上就必然有文章了。黃家是有名的食府之家,據說當年黃家老太爺在宮中禦廚都解救不了皇上胃口問題的時候他給解決了,那時皇上老爺子對與禦廚們做的山珍海味是一點興趣都沒有,一邊肚子餓又見了東西沒胃口,這可愁煞了朝中上下宮裏宮外的人。當時宮中還對外放了皇榜招廚子,隻要誰能解決皇上老爺子的用膳問題就重重有賞。這張皇榜的貼出無疑是對一些有誌之士的誘惑,要說古語有雲‘君子遠庖廚’,所以哪怕你廚子做菜的手藝再好,你到頭來也隻能是個廚子,廚子能熬出頭的真的是少之又少,但若是進了宮做禦廚的話,那身份和身價就另當別論了。
那時黃老太爺就是當年有誌之士的其中之一,他跟著當時的百餘個從全國各地聚集到京城的廚子到宮中,他們去的人分成了五批給皇上做菜,黃老爺子因為那時手上拮據,沒有什麼打點的銀錢就被安排在了最末,最後他得到的食材也不是最好的,黃老太爺那時說實話是有些泄氣的,他每天看著那一個個灰溜溜背著包袱出宮的人心中也忐忑了起來。最後在三天後終於輪到了他和他們這最後一批的人做菜了,老太爺手中食材實在有限,好的食材都落在了有銀錢打點的人那裏了,剩到他手裏的不過是幾顆香菇還有麵粉以及一個小的實在沒什麼分量的雞腿和零零碎碎別人挑剩的食材末了,老太爺看著這些東西心裏也歎了口氣,不過還是卯足了精神去做東西,他想東西不多就幹脆弄個麵條吧。
其實老太爺的廚藝真的不差,而且可以說是相當好的那種,當初在碧城也是小有口碑的,隻不過他性子有些古板,做事也太遵循規矩,所以他在碧城相較其他做廚子的就顯得遜色了,不過遜色的自然不是手藝,而是他做人不夠圓滑。
老太爺精心調了湯料,雖然都是些零零碎碎的食材,不過他也是很好的發揮了這些食材的精華成分,甚至盡可能的鎖住它們能留下的精華,老太爺擀麵的手藝也是自家爺爺教的,自成一派的手法,裏麵當然也有些內容,這揉麵的手法中也貫穿了一股子內功心法的內力,用內力揉麵自然要比普通揉麵更加筋道,而且這麵也不光隻是麵粉而已,老爺子從那所剩不多的食材中抽絲剝繭地尋好東西填進去,麵和好後最後讓他用巧勁和內力擀好,最後他麵條做好後,湯料也熬的差不過了,最後煮麵澆湯,一氣嗬成。他的麵條做好後,便交給了過來傳膳的小太監,小太監接過他的湯麵的時候見其貌不揚也就撇了撇嘴,可真真在吸了口氣後立刻又雙目詫異地看了一眼老太爺,可畢竟是宮中訓練有素的,驚詫了一小下後就重新整理好了神色,然後垂著頭趕緊將東西給一直被食欲不振困擾的皇上送去。
那小太監將黃老太爺送過去的麵條呈上的時候已經有好幾個廚子被刷下來了,黃老爺子在小太監走後一直默默在一邊蹲牆角,做完了麵他的心情似乎放鬆了些,他想要是沒成功就回家繼續守著他那快關門的小飯館得了,實在不行就關了飯館種地去。
皇上老爺子閉著眼睛對這些個食物都沒了興趣,情緒也有些不耐起來,到黃老太爺的麵條的時候他險些直接讓人撤下去,可是就當麵條被掌食太監伺候到他麵前的時候,他驀地睜開了眼,甚至還低頭看了一眼自己麵前的麵條,可他看到這普通的麵條的時候還是皺了皺眉。掌食太監見他皺眉以為他不喜歡就準備叫人悄悄撤下去的,可誰想皇上老爺子突然說:“勺子。”
掌食太監楞了一下,立刻遞了勺子,皇上老爺子稍稍舀了一口,隨後雙目一睜,嘴角終於有了一絲笑意,他再叫人給他遞了筷子,然後開始慢慢吃起麵條來,慢慢地皇上老爺子覺得自己的味覺似乎又回來了,慢慢的那一碗麵皇上老爺子吃完了,眾人見狀欣喜地直呼皇上萬歲,皇上老爺子吃了碗他覺得最好吃的麵條高興了,心情舒暢了,但是還沒吃飽,因為餓了好多天了,所以他對人繼續眯著眼睛道:“麵可還有?”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皇上身邊的總管太監最先回神,於是趕緊差人去叫人端麵條,可誰知道給回來的消息是麵條隻有那一碗,眾人忐忑地將這消息給了皇上。皇上在眾人忐忑地心情下沉默了稍許,然後淡淡地道:“做麵的人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