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建峰作為司農卿,與沐親王是負責安汶州的賑災的人,因此兩人幾乎馬不停蹄地在安汶州開始視察各地情況。
而海建峰和子明商量的結果就是子明負責在各地視察,而海建峰坐鎮安汶州府府城,自然趙氏和兩個孩子也隨著去了府城。
安汶州各地被增雲安置下來的災民也隻有三千多人,可此次遭災的超過兩萬人。
這些人中有像增雲這樣的大地主能養得起自己的下人外,還有官府依靠朝廷的賑災糧食也養了一批人。
而還有一部分的人是沒有保障的,譬如那些沒有特長而沒有被增雲收留的人,還有那些占山為王的山賊。
趙府在各地的莊子和當地官府的施粥仍然每日進行著,但是山賊豈是喝些稀粥就能滿足的,安汶州境內開始劫持、搶劫殺人事件增多,社會治安開始亂起來。
增雲的莊子就有兩處遭了搶劫,來的人都蒙著麵,搶走了地上糧倉裏的部分糧食,傷了幾個人。
七月十二,海府的女眷攜帶著孩子去府城附近的西山去上香,結果在路上遭到劫持,趙氏受傷,兩個乳娘被打暈,幾個丫鬟婆子也多少受了傷,兩個少爺不見了。
趙氏哭得死去活來的,海建峰得了消息,派人四下尋找,也沒有找到。
增雲也派了人給各地的漢陽樓,請他們幫忙尋找,皆是一無所獲。
而大約十天之後,在鳳來鎮縣衙後院卻出現了兩個髒兮兮的小童,海建峰對外說是自己在田邊發現的被丟棄的孩子,於是抱回撫養的。
眾人也懷疑過是否是海建峰的兩個少爺,因為趙氏病倒了,於是派了兩個乳娘來辨認,這兩個孩子是否是海建峰的兩個兒子,可經過辨認,兩個乳娘皆確認不是,說這兩個孩子太瘦弱,穿的衣服也是又髒又破的,怎麼可能是海建峰的兩個孩子?
海建峰的兩個兒子就這麼莫名其妙的丟失了,如果是劫匪劫持意在勒索要贖金,海建峰卻沒有收到任何信件。
兩個乳娘被遣回京城去了,海建峰的臉色越來越不好看,似乎心力憔悴。
七月二十三,一個乞丐模樣的老人領著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兒敲響了趙府的大門。
趙府的門房自然不讓他們進去,老乞丐塞了一個銅板給門房,讓他給通傳一下。
增雲聽說有乞丐來訪,很是奇怪,難道自己的施粥行為竟然討了乞丐的歡心?
來者是客,增雲讓人將兩人請進前廳,她要見見他們,想知道他們找自己有什麼事情。
兩個乞丐見了增雲並沒有施禮,隻是稍稍躬身。
增雲請兩人坐下,然後問道:“不知老伯找我有何事?”
老乞丐笑著道:“我是丐幫安汶州分舵的舵主,與王妃曾經有過一麵之緣。”
哦?丐幫的人?不知會找自己有何事?還有一麵之緣?何時?何地?
小乞丐也笑嘻嘻地看著增雲,他想起來了,這個王妃就是去年在京城施舍給他們銅板的那個小娘子。
當時爺爺還說此人是個貴人,現在看來還真是呢!
“本舵主此次前來主要是想與王妃商量借糧一事!”
增雲眉毛一挑,借糧?她隻能借糧給官府,別人還不行。
接著,老乞丐就介紹了此行的目的。
原來,丐幫在安汶州的分舵,一共有一千八百餘人,自從旱災以來,雖然接受趙府各個莊子和官府的施粥,勉強維持,但施粥是有條件的,每人隻能一大碗,而且不能重複領取,因此一些年老體衰,不能親自來領粥的人就喝不到粥。
一些乞丐將領來的粥分給了他們,可誰都吃不飽,所以丐幫的人身體越來越差。
於是,老乞丐想著和增雲做筆交易,由增雲負責他們的溫飽,然後他們丐幫給增雲的莊子做護衛,防止被山賊再次搶劫。
增雲沒加思索就答應了,這些丐幫大部分都是每日正常接受施粥的,隻有少數幾十個年老體衰的人而已,如果能讓這些人每日吃飽,另外換來自己莊子上的安寧,也是件不錯的交易。
增雲與老乞丐商量了一下具體的措施,各個莊子可以在外圍給丐幫修蓋木板房,然後每日給丐幫送去固定份例的糧食,反過來,丐幫協助各個莊子進行護衛。
然後派人給各個莊子帶去自己的命令,迅速實施。
這樣,增雲的莊子再也沒有遭到過山賊的搶劫,有幾次遇到企圖搶劫的人,也被莊子上的眾人和丐幫的人協力趕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