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僻男孩結緣電子產品
1955年,喬布斯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舊金山市。他的母親當時是一位還沒畢業的研究生,還未結婚就懷上了孩子。喬布斯的母親自知目前還沒有經濟條件去撫養自己的孩子,就決定為自己肚裏的孩子找一個家境殷實、受過良好教育的養父母,算是自己對孩子的某種彌補。經過一番努力,她終於找到了一對律師夫婦來領養自己的孩子。在美國,律師是個收入和社會地位都很高的職業,能擔任律師的人大多畢業於知名大學的法學院,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可沒想到,孩子出生後,那對律師夫婦卻改變了主意,因為她生下的是個男孩,而那對律師夫婦想收養一個女孩。萬般無奈之下,她隻好另找他人。這時,有對夫婦與她取得了聯係,表示非常願意領養這個孩子,但喬布斯的母親斷然拒絕在領養書上簽字,因為這對夫婦收入不高且夫妻雙方都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不過他們一再表示非常想收養這個孩子,並且擔保一定會善待孩子並且讓他接受良好的大學教育,喬布斯的母親被他們的誠意感動了,她作出了讓步。就這樣,喬布斯有了一個穩定的家庭。
喬布斯生性孤僻、叛逆,孩提時代喜歡搞惡作劇,經常搞得鄰居們哭笑不得。他喜歡對著鄰居的攝像頭做鬼臉,喜歡放掉鄰居車胎裏的氣,看到鄰居對著半癟的車胎急得團團轉時,他心裏得意極了。
在學校裏,他與同學格格不入,經常一個人躲在角落裏發呆。他上課從不認真聽講,對家庭作業一點都不放在心上。當老師訓斥他時,他會立即站起來跟老師頂嘴。一次,一位老師告訴喬布斯:“如果你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我給你糖果吃。”據喬布斯回憶,那個學期,他為了得到糖果的獎勵所學到的東西比此前要多得多。
喬布斯對想要的東西有很強的占有欲。一次,他與同學一起參加接力賽,結果他們隊輸了。其他同學若無其事,他卻一個人跑到一邊大哭起來,這讓他的小隊友感到驚訝不已。
這個孤僻的小男孩沒有多少玩伴,卻對各種電子元器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經常倒騰家中的收音機、電視機等,不停地卸了裝,裝了卸。對這些能發出各種聲音的小玩意兒很好奇,總想探個究竟。喬布斯的家位於美國的山景城市,在鄰近的帕洛阿爾托市,各種電子科技公司正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當時正是矽穀形成的時期,美國國內的電子工業發展得非常迅猛,而位於舊金山市的斯坦福大學正是矽穀的搖籃,這所大學不僅擁有美國國內頂尖的電子科學學術帶頭人,而且學校裏還成立了一個產業園區,致力於最新的電子技術從理論轉化為產品,因而這裏吸引了眾多的電子科技人才和對高科技感興趣的風險投資人。在他們的資助下,許多科技天才創辦了自己的高科技企業。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喬布斯經常接觸到許多新型電子產品。他家附近就住著幾位電子工程師,他們常會給鄰居的這個生性孤獨的小男孩帶一些新奇小玩意兒,大多是一些電子產品。小喬布斯還能經常在附近的垃圾堆裏發現“寶貝”——電路板、電子元件和一些廢棄的電子產品等,這培養了他對電子科技的興趣,這些電子產品給小喬布斯的童年帶來了許多樂趣。
2.與誌同道合的夥伴們一起創造
喬布斯11歲時,舉家遷往帕洛阿爾托市。在庫比提諾中學,12歲的喬布斯認識了費爾南德斯。費爾南德斯也是一個電子迷,他像喬布斯一樣,非常淘氣,在學校裏也不受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他個性鮮明,特立獨行,從不願意去討好任何人,總是我行我素。出於對電子產品的共同愛好,這兩個不受人歡迎的小家夥走到了一起,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他們經常一起去收集各種電子元器件,然後找一間廢棄的倉庫作為他們的“實驗室”,在那裏他們擺弄著收集來的電子元器件,一心想著發明個什麼新鮮玩意兒。你可不要小瞧這兩個小家夥,為了做出點像樣的東西,他們打起了電子工程師的主意。在費爾南德斯家對麵就住著一位電子工程師,他叫傑裏·沃茲尼亞克,他的兒子沃茲也是一個電子迷。費爾南德斯一遇到電子技術方麵的問題就跑到沃茲家向其父親請教,而沃茲的父親也很願意花時間給他們講解電子方麵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