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下大事,有盛必有衰。一代天嬌成吉思汗,勇猛善戰,一桶天下。建立大元朝,後朝廷失道,民怨沸騰,朱元璋趁機高舉義旗,推翻暴元,建立大明朝。朱元璋登基,廣納賢士,恩待百姓,殺貪官,誅惡霸,百姓無不稱讚。
然事事難料,元朝皇帝,元順帝死而不甘,化作厲鬼,帶領元朝將士的孤魂,前來索取朱元璋的性命。皇宮每日煙霧繚繞,怨氣衝天。朱元璋頭痛欲裂,禦醫皆束手無策。此時朱元璋以不能在理朝政,朝中大事皆有皇後與劉伯溫主持。
劉伯溫與皇後道:聖上龍體不似病狀,恐是邪氣入體,可下一聖旨,若誰可醫好聖上病痛,賞金萬兩,封為國師。皇後依之,便將聖旨粘貼城中。聖旨一出便轟動京城。龍虎觀中有一道士,號稱張天師,此人有降龍伏虎,斬妖除魔之能。
張天師得知此事後,便前來揭皇榜。手剛碰到皇榜,便被一和尚攔住。張天師道:大師為何攔我?和尚道:我見皇宮妖霧重重,以知聖上被鬼魂纏繞,今以思得破解之術,特來揭皇榜,為聖上除去鬼魂。張天師道:可惜大師晚我一步,此乃天意,還望大師不要在插手此事,我自會為聖上除去鬼魂。
和尚大笑道:捉鬼降妖皆靠本事,豈能以先後而論。說完,便上前揭皇榜。張真人見此,也揭皇榜,就這樣,皇榜被一分為二。二人手中各拿半張皇榜爭執不休。看榜人便將此事告知皇後。皇後大怒道:二人大膽,居然撕毀聖旨,便欲下旨捉拿二人。
劉伯溫道:娘娘,我看不如將他二人一同招進宮來,如二人治好聖上的病,便饒過二人,若不能,在殺也不遲。皇後道:愛卿言之有理,便下旨將二人帶進皇宮。二人見到皇後,便跪下道: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皇後道:平身。
二人道:謝,娘娘。皇後道:你二人可知聖上是何病?和尚趕緊道:我見皇宮內有妖氣,聖上之病,必和這妖氣有關。皇後點頭,暗想:果然皇上是邪氣入體。便道:那你二人誰可將這妖氣除去?和尚道:我乃靈隱寺高僧,一生捉鬼無數,定能為聖上除去鬼魂。
張天師道:我亦能我聖上除去邪魔。皇後大喜,便令二人做法祛除鬼魂。二人法力高深,不到半日便將鬼魂祛除幹淨。朱元璋瞬間大好,便將二人宣進宮來。朱元璋道:此次你二人為朕除去鬼魂,立下大功,可是你二人同時出手,難辨是你二人誰的功勞。
和尚道:這有何難,聖上可令我二人比試法力,誰的法力高,此功勞就是誰的。朱元璋道:道長可敢與大師比試嗎?張天師道:大師之言甚為何理,隻是大師德高望重,萬一輸了,臉麵不好看。還是不比也罷。和尚道:我佛門法術豈是你道家可比,若你不敢比,不如實話告知聖上。
朱元璋道:既然如此,那你二人就比試一番,讓朕也看看是道法精妙,還是佛法高深。和尚道:我佛門有一禪法,坐上半個時辰,紋絲不動,縱有刀斧加身,亦不能傷我分豪。張天師道:此乃混元之氣護體,破之何難,找出氣門之處,便可破之。和尚大驚道:你如何知道我佛門法術?張天師道:雖然道法佛法不同,然其理相同。和尚道:如此你可出一法術,我來破之。
張天師道:我道家有一精算之術,我把一物放在鎖櫃之中,你可能猜出是何物?和尚臉紅道:我不能猜出,但是這豈能算的真本事。朱元璋暗道:和尚恐不如道士。便道:不如我出一題,你二人比試。
二人皆道:尊旨。朱元璋道:如今天下太平,百姓皆忙於田野之間,不如你二人做法,降一場甘霖,以助百姓有個好收成,也可讓百姓修養半日。和尚暗喜,心道:此法正是我佛門風水法術,待他求雨時,我暗用法術將東海之水封住,看他如何借來大雨。
張天師見和尚並不上前,便道:聖上心懷百姓,今貧道就聖借一場甘霖,普及百姓。張天師便社一道壇,手持寶劍,腳踏七星,念念有詞。不料壇上起火,毀了張天師的法術。張天師大驚道:聖上,有人將東海之水封住,破壞我的法術。
和尚道:聖上定是他法術不靈,不能借雨,才找此借口,待我為聖上求來甘霖便是。朱元璋道:那大師速做法就是。和尚不需任何法器,隻是口中默念咒語,不多時,烏雲升起,瞬間電閃雷鳴,大雨隨聲而落。朱元璋大喜道:大師法力高深,由此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