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說:“那癌症是層出不窮了。”
薩美娜說:“在人體自身的免疫係中,白血球能夠發揮殺滅外來細菌或內部病變細胞的防衛功能。”
患者說:“既然如此,那就不應有癌症了。”
薩美娜說:“人體細胞的癌變初期,大多數能被殺滅。但是額外能量實才太多了,這些免疫細胞也就無能為力了。人體細胞表層都有一種受體分子,白血球正是借助這種受體分子得以進入到病變細胞內部,最終摧毀這些異常物。等到癌變細胞經過多次分裂,其表層受體分子會被大大削弱,導致白血球不再能夠進入癌變細胞,癌細胞也因此而得以在人體免疫係統的反擊下生存。”
患者說:“你們將用什麼方法來治療癌症呢?”
薩美娜說:“在癌症的治療中,控製癌細胞分裂,防止癌細胞擴散,轉移是難點。而癌症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分裂時沒有端粒體,而是端粒酶。這同人體五大發育列程中的第二個進化點桑椹期是相同的。人體發育是一步,一步走的。一般胚胎要到囊胚期才有端粒體。所以引導癌細胞進入到囊胚期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因此我們正在尋找打開囊胚期的非組蛋白。使這個不按常規路走的高等動物細胞走自己應該走的正路。”
患者說:“這就使我有了非常明確的目標,我一定會好,好配合你們立爭治好自己的病。”
薩美娜說:“你要多吃豆科植物,因為大豆異黃酮能阻止癌細胞分裂。異黃酮化合物含有抑製酪氨酸蛋白激酶,拓撲異構酶和基質金屬蛋白酶的抑製劑。”
患者說:“多吃豆科植物很容易。我想知道為什麼異黃酮化合物能抑製癌細胞。”
薩美娜說:“侵襲和轉移是癌症致命性症結所在,而細胞內酪氨基酸蛋白激酶磷酸化,會引起癌細胞增生。異黃酮化的通過抑製粘附誘導酪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通道,阻斷癌細胞與細胞間質的相互作用,有效抑癌細胞的增生;它還能抑製基質金屬蛋白激酶活性,就是抑製細胞侵襲穿過內皮下基底膜,從而抑製微小轉移灶的形成,達到阻止轉移。癌細胞的增生和轉移擴散依賴於血管的生成,因為需要氧氣和營養來促進新生血管的形成,而異黃酮化合物具有阻止血管形成的作用。”
患者說:“另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薩美娜說:“當然有,而且很多。我們治療癌症堅持個性化,臨床治療根據患者個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治療,既要辨證施治,又要論病而治。由於患者病理分型不同,基礎體質不同經濟條件不同,所以在治療過程中,根據同病不同人,同療不同效的治療原則,倡導個性化治療,對不同患者因人而異,通過提高針對性來達到強化治療和康複效果的目的。不僅幫助病人解除痛苦,同時防治病灶複發,轉移;盡量使晚期患者延長生命,提高生存質量;甚至使患者能完全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