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行慶典的這家麗都花園舞廳,現任老板已經是高鑫寶的兒子高尚德。抗戰時期,高鑫寶留在上海,在賭場中與人爭鬥,被仇家用槍打死;芮慶榮也在重慶感染風寒病死。“小八股黨”的“四大金剛”,現在隻剩下顧嘉棠和葉焯山了,也都在花甲之年了。
祝壽堂會戲有兩大名角,一位是梅蘭芳,另一位是號稱“冬皇”的孟小冬。梅蘭芳男子扮旦角,孟小冬女子扮老生,此時,兩人不願同台演出,隻能輪流上演各自的劇目。
孟小冬生於1907年,1925年在北京與梅蘭芳結成浪漫夫妻。1926年的一天,一位公子哥闖入梅家,聲稱梅蘭芳奪走了他的未婚妻孟小冬,開槍打死了梅蘭芳的一位朋友。孟小冬從此與梅蘭芳分居,不久生下一女,送給了別人。1931年,梅、孟兩人解除婚姻關係。
1936年,孟小冬曾經在上海演出20餘日,與密友姚玉蘭一同住在辣斐德路辣斐坊16號的公寓裏,杜月笙對虛歲三十歲的孟小冬表示愛意。這一次,姚玉蘭又邀請孟小冬南下上海,並從中撮合,讓孟小冬與杜月笙結合在一起。孟小冬進門後,悉心照顧年屆花甲、體弱多病的杜月笙。她這樣做原因有三:一是久慕這位“英雄”,二是感念杜月笙多年來的幽幽情誼,三是給四十一歲的自己找個歸宿。孟小冬領養了一個女兒,取名杜美娟。
魂歸去希望寄後人
由於內戰,國民黨政府創出巨額財政赤字,通貨膨脹如同大火燎原。1945年9月至1946年2月,上海物價上漲5倍,1947年又上漲了30倍。到了1948年6月,一包米的售價已經是法幣670萬元。
1948年夏天,蔣介石幾次給杜月笙發電報,請他籌措平定物價的辦法。杜月笙對此高度重視,找謀士智囊進行研究之後,提出一個減少遊資、平抑物價的方案:國民黨政府拋售一定數量的物資,使大量法幣回籠,借以穩定市場。杜月笙的方案上報後,孔祥熙以及南京政府的一些經濟專家都認為可行,於是,蔣介石決定出售國庫債券和國營企業的股票,同時拋售接收的敵偽物資和美援物資。
不料,這個政策剛一製定,南京政府內部就有人將消息透露出去,於是,一批批投機商人從南京趕到上海,攜帶現金購進政府拋售的物資,一車車運往內地。相對於市場的吸納能力,政府拋售的物資簡直是杯水車薪,有多少都被買家立馬吃進。
國民黨政府雞飛蛋打,弄得兩手空空。蔣介石認為這是杜月笙和投機商串通一氣給他下套,心中怒火難息。其實,杜月笙並沒有在這次投機風潮中謀私,隻是獻策不當給蔣介石幫了倒忙,心裏也是既委屈又窩火。到了8月份,一包米的售價已狂漲到6300萬元。法幣發行達到天文數字,甚至出現了500萬元麵值的鈔票。
8月19日,蔣介石以總統名義頒布了《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決定發行新幣金元券,法幣自8月20日起停止發行。國民黨政府要求老百姓交出所有金、銀及舊鈔法幣,一律在限期內兌換成新鈔金圓券,兌換率是300萬法幣換1元金元券,4元金元券折合1美元。同時,實行強製限價,凍結工資。
國民黨政府在三大重要地區設置經濟管製督導員,上海區是俞鴻鈞,天津區是張厲生,廣州區是宋子文。上海管製區還涵蓋南京市及江蘇、浙江、安徽三省,是“幣製改革”成敗的關鍵所在。
蔣經國被任命為上海區督導副專員,於8月20日抵達上海,名義上是輔助俞鴻鈞,實際上是真正主持工作的人。蔣經國雷厲風行,決心嚴打“奸商大老虎”,9月3日,他下令逮捕了申新紡織總公司總經理、“國大”代表榮鴻元等幾個人,其中包括杜月笙的三兒子杜維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