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A(1)(1 / 3)

愛屋及烏

這則成語原意是由於愛某人而連帶喜愛停留在其屋上的烏鴉,比喻因喜愛某人,而連帶喜愛與其有關的一切。

殷商末年,商紂王窮奢極欲,昏庸暴虐,殺王子比幹,囚箕子。諸侯之長西伯姬昌(周文王)反對紂王,曾被囚禁在羨裏,最後其臣閎夭等獻莘氏美女、驪戎寶馬等珍奇寶物,方得出獄,又獻洛西之地,方免炮烙之刑。姬昌決心推翻殷商,練兵備戰,勢力逐漸強大,並把都城東遷至豐邑(陝西戶縣),準備東進,然而在那之後不久他便去世了。

姬昌之子姬發繼承王位,稱為周武王。周武王在軍師薑太公薑尚及其弟周公姬旦、召公姬奭的輔佐下,聯合諸侯小國,出兵討伐紂王,在孟津(河南孟縣南一個渡口)渡過黃河,向東北挺進,直逼商朝的京城朝歌(河南淇縣東北),並在牧野與商軍交戰。此時商紂王已人心失盡,軍隊紛紛倒戈,終於大敗。周軍很快攻克了商朝都城朝歌,商紂王登鹿台自焚,殷商滅亡,西周建立。

攻克朝歌之初,武王非常擔憂,感到似乎天下尚未安定下來,便召薑太公商議道:“進入了殷都朝歌,我該對舊王朝的權臣貴族、官宦將士如何處置?”

薑太公說:“我聽說,假如喜愛上某人,便連他屋上的烏鴉也會覺得可愛;假如不喜歡某人,即便他家最下等的仆從家吏都令人厭惡。這意思很清楚:把全部敵對者殺絕,一個也不留。大王,你看這樣如何?”

武王認為不能夠這樣做。

召公姬奭道:“我聽說有罪的,要殺掉;無罪的,讓他們活。應當把有罪的人都殺死,不讓他們留下殘餘力量。大王你看怎麼樣?”

武王認為這樣做也不太妥當。

周公姬旦說:“我看應該讓各人都回到自己的家中,各自耕種自己的田地。君王不偏愛自己舊時朋友和親屬,用仁政來感化普天下的人。”

武王聽了很高興,心中豁然開朗,覺得天下可以從此安定了。

後來,武王就照周公說的辦,天下果然很快安定下來,民心歸附,西周也更強大了。

漢·伏勝《尚書大傳·大戰》: “紂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問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不愛人者,及其胥餘。’”

哀鴻遍野

這則成語的原意是鴻雁找不到安棲的地方,沒有目的地邊飛邊哀鳴,形容流離失所的難民呻吟呼救的淒慘景象。

《詩經·小雅·鴻雁》寫道:“雁兒飛呀飛,兩翅嗖嗖響。人兒出門去,郊外曠野上辛勞。這些人辛苦啊,鰥寡更可憐。大雁飛呀飛,聚集在那湖中央。人兒去築牆,築起了百萬丈。雖然吃盡辛苦,不知自家在何方?雁兒飛呀飛,嗷嗷其聲悲。這些賢明人,說我真辛勞。那些糊塗人,說我太逞強。”

由於這兩句詩,後來人們就把不得安居的難民,叫作“哀鴻”,形容受難的人民極多,幾乎到處有,就說是“哀鴻遍野”或“遍地哀鴻”。

原詩“哀鳴嗷嗷”的“嗷嗷”兩字,後來還常常用來形容啼饑叫餓之聲,如“嗷嗷待哺”。

哀梨蒸食

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譏諷蠢人不識好歹、糟蹋好東西;好比得了著名的“哀家梨”,不懂得享用,卻把它蒸來吃。

漢代秣陵地方(今南京)哀仲家裏種的梨,個兒特大,味道極美,又脆又嫩,入口而化,當時人稱, “哀家梨”,名氣很大。

桓南郡,即晉朝的桓溫,曾任“大司馬”、“大將軍”等官職。晉明帝時受封為“南郡公”,所以稱為“桓南郡”。他遇到什麼人惹他生了氣,往往發怒道:“你得了哀家梨,總該不再蒸來吃了吧!”

安步當車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四》

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表示慢慢地走,當作坐車,形容從容不迫。

齊宣王召見顏躅,說:“顏斶,你過來!”

顏斶也說:“宣王,你過來!”

齊宣王不高興。

左右侍從說:“王,是人君;顏斶,是人臣。王說‘顏斶過來’顏斶也說‘宣王過來’,這怎麼能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