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二版前言(1 / 1)

本教材自2005年出版以來,變態心理學這一直接關注並探討人類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科在中國取得了長足發展。隨著中國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們對身心健康給予了更大關注,進而表現出對包括變態心理學等研究領域所提出的理論與知識的渴求,變態心理學在中國已經不再是一門令人陌生的學科。六年來,變態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不斷拓展,研究不斷深入,新理論不斷湧現,新知識不斷增長,關注的問題也越來越廣泛。心理學係的高等院校在國內開辦加強變態心理學課程建設的同時,也在變態心理學的教材建設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為了順應六年來的新變化、新要求,我們決意修訂本教材,給在校學生與廣大讀者提供一部能夠反映變態心理學這一學科發展的最新趨勢,且具有前瞻性的新教材。

在本書第一版出版後的使用過程中,包括心理學專業在內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其他讀者就本教材編寫的體例、涉及的內容等給予了我們許多讚許與肯定,對其中存在的一些明顯的缺點與疏漏提出了中肯的批評;當他們中的一些人得知我們正在對該教材進行修訂時,又給我們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

我們的目標十分明確,那就是通過這部新教材給讀者一把開啟變態心理學這一重要學科領域的大門的鑰匙,將他們引入變態心理學知識與理論的殿堂;給讀者鋪就一條理性、科學、探索的坦途,將他們的興趣、聰明與才智引入對人類心理健康的關注及探索中;給讀者提供一種宣示,借以傳達我們對那些麵臨心理障礙困擾的人的關切。

雖然第二版仍舊依循了第一版的基本體例,但它更為強調變態心理學研究的廣泛性與前沿性。為此,我們盡可能地搜集並力圖在本教材中反映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研究方法與技術。同時,本書也大幅地增加了一些新內容,如臨床案例、圖表,特別增加了相關鏈接這一新內容,以便反映當前變態心理學研究中更為廣泛的領域,拓展讀者的視野。本書也力圖整合各家學說,以使讀者能夠更多地從整體上了解心理病理學,並使本書更具有可讀性。一部好的變態心理學教科書具有啟迪作用,能使讀者對所關注、所思考、所研究的問題有深入的了解,並產生獨到的見解。為此,我們期待本書不論在大學的課堂上,還是在大學的課堂外,都能成為讀者的好老師,既能用大眾的語言及貼近生活的方式將變態心理學的理論與知識展現在讀者麵前,又能鼓勵或啟發讀者不斷地反思他們所學到的知識,重新考慮來自生活的常識與假設。這也許就是本書最大的特色。

路紅博士於第一版中就加入本書的編寫工作,在新版修訂過程中,她承擔了更多的工作,並成為重要的合作者。本書的編寫人員是:劉毅(第1、2、3、4、7、9、11、12章),劉毅、秦林(第5章),路紅、吳偉炯(第6章),路紅、陳慧(第8章),路紅(第10章),路紅、付慧敏(第13章),路紅、韋官玲(第14章)。

本書修訂得以順利完成並出版,有賴於廣州大學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得到廣州市發展與教育心理學重點研究基地的重點資助。暨南大學出版社的領導與編輯也給予了我們極大的支持與幫助,我們特向他們表示感謝。在本書新版修訂過程中,我們繼續參考和引用了許多國內外變態心理學及相關學科的文獻資料,在此我們向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劉毅路紅

2010年7月於廣州大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