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了我的來意後,雨村便好奇地問道。
“賈大人自然看過戲班子演出吧?這電視劇,其實也不過是由藝人裝扮各種角色,演繹人生悲歡離合,朝代興衰更替這類事。隻不過,平常的藝人需要一遍遍演出,這電視劇卻是排演時錄製下來影像,想看時就可隨時播放了,甚為方便。大人聽說過我朝的照相技術吧,已在賈府裏很流行了。”
“下官倒是聽賈大人府中的人說過,隻是還沒有親眼見過。”
我正好為了準備這次會見,帶來了一張照片,就是我與寶、黛的那張合影,這時便拿出來給他看:“請大人看,這是晨某與政老爺的公子,大人的學生黛玉小姐的相片。這照片是一種固定的影像,而電視劇則算是活動的影像了。”
他看了,也是讚歎不已。雖然錢智商說,紅樓夢那個年代過不了多久,照相術就出現了,但那畢竟不過是很粗糙的黑白影像,我們這可是栩栩如生的彩色照片,直到二十世紀才出現啊,還是絕對震撼的。
為了不嚇著他們,或者說不讓他們懷疑我們是不是有什麼妖術,我在下轎前就已把電視機掏出來,讓領我進府的差人拿著,這時我就從伺立在一旁的此人手中拿過來,支在案桌上,對雨村說:“賈大人請看,這就是我帶來的用來播放電視劇的物件了,人稱電視機(我不禁又想起鳳姐來,說不定她又會給聽成什麼“雞”了)。這裏麵就有我朝拍攝的電視劇。”說著,我打開開關,朝屋裏掃了一眼,發現廳堂裏所有的人都在盯著這物件看,我真像是變戲法的了,不由得在心中笑了下。
這台電視機還真是靈光,什麼線也不用接,更沒有電源,按下開關,就刷地一下亮起來。我看了下屏幕,上麵隻有簡單的“一”和“二”,心想也不知技術部裝的是兩部什麼劇。在走廊上挺倉促的,一時也想不出具體哪部,隻跟紀書強交代絕對不要現代劇,隻能古裝,片頭片尾也全要去掉。
點開“一”看了下才知道,原來竟是“仰視”製作的氣勢恢宏的大型曆史劇《雍正王朝》。可能技術部認為紅樓夢的背景正是那個時候,所以就選了它吧。再看了下另一部,原來也是同時代的《還豬格格》。
我想了下,挑《雍正王朝》放了,估計雨村作為官員,應該會更願意看政治劇。
雨村被活動的彩色影像完全給震住了,下麵的差人等也是看得目瞪口呆,這讓我頗為得意。
雨村興趣十足地看了一陣子,就好奇地問:“這裏的人物裝扮甚是奇特,從未見過,究竟是哪朝哪代的事呢?”
雨村的問話頗讓我難以回答。
清代的服裝打扮和曆朝實在差得太多了,畢竟是異族嘛,我若說這是我們和諧國之前的朝代,就得解釋它是哪個民族的,怎麼建起來的,又是如何被推翻的,太麻煩了,搞不好就破綻百出。所以我一轉念,幹脆回答說:“哪個朝代也不是,是敝邦寫戲的人硬編出來的。裏麵總說什麼‘我大清’,就是說大家要搞清啊,這不是真的。這樣不但編得能更隨意自由,還免得犯了禁忌。”
雨村這才釋然,評論說:“我說呢,怎麼這男人還留個長辮子,前邊還剃成個半拉葫蘆瓢,惡心死人了。”
又看了一會兒,雨村又問:“何以這劇中之人總是在那裏說,一直不唱呢?”
我回答說:“這也是電視劇與那平常伶人演出的不同之處,就是和人們日常生活一樣。這樣有個好處,一個伶人,要從小學藝多年,才能按程式登台演出,甚是不易,一般人也替代不了他們來演出。這電視劇則不同,演員不必專門學那些說唱、動作程式,隻管照日常舉動來做就是了。所以,此回我朝人士來此拍劇,人員數量所限,大約還要雇用貴朝本地城裏的閑人參與,扮些無關緊要的龍套角色等,自然,會付給些銀兩。這裏,向賈大人先知會一聲。晨某想,這對本地人的生活也小有補貼,算是兩利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