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作繭自縛3(1 / 2)

在香港上學的日子確實挺悠閑的,剛開始在商學院還有點小不舒服,老師開出了很多商業書目,還要寫心得體會,我最討厭的就是跟千字文一樣的東西,以前一見到作文就頭疼,無可奈何下還找了不少槍手。現在叫我看這些書都已經夠叫人難受的了,還要交作業,這不是純粹折磨人嗎?

不過,現在都上大學了,再還像當初那般不學無術也不行,況且剛過來關係還沒有混熟,想找人也不太現實,還是耐著心思看了一些,最開始一見到什麼管理溝通、管理經營和組織行為藝術之類的就頭大,而時間長了發現自己對商業也不是特別反感,還覺得裏麵有些東西除了太過於理論化,深究一下也挺有意思的,跟平日裏父親偶爾說的一些商業行為頗有相似之處。這讓我有了不一樣的感觸,心想不愧是老朱家的後生,雖然一直不關心商業經濟,但是自小耳聞目染,對商業學問還有那麼一些天賦,一瞧都能對號入座。

話雖如此,自己真沒有打算在商業學問上下什麼大工夫,它跟我的性格不匹配,我才不願意人五人六地坐在摩天大廈般的牢籠裏,看著揮斥方遒的,實則就是一個現代化鋼筋混泥土建築裏的高級傀儡,夜以繼日的為了商場上的那點事兒勞神費力。

我覺得要是把商科學好了,以後說不定老朱看我在這方麵挺有慧根,一激動讓我打理家裏的企業,說不定真按照姑姑的所想做了個家族管理者,整日價在辦公室批文件定決策,完全應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裏德裏克?哈耶克的一本書《通往奴役之路》字麵之意。

其實這本書曾經不止一次被經濟學教授推薦過,我也裝模做樣地從圖書館借來過想要學習一下,但是始終沒有翻開過正文裏麵的內容,不知道具體寫的是什麼高深的經濟原理。在這裏提出來,就是想表達一下對真的走上了一條通往奴役之路的惶恐,這真的不是我想要的,且一直極度反感這種日子。所以為了避免這種事情在我身上發生,我打定主意勉強混個畢業也就成了,其實畢業證書對我而言也不是必須的,隻要不被學校趕出校門就行。故而大部分時間裏,我都開小差跑其他地方不學商經去了。顯然,對致力於成為商業人才的人,可是不能像我這般不學無術,也不能辜負能夠領會商業大師經典學說的良好機會,多看一些有養分的經濟讀本,是很有好處的。所有的經濟學家和商業精英以及教育專家都這麼說,肯定也有些道理的。

我倒不是個喜歡到處瞎逛的人,也對一些高大上花錢如流水的地方不是很感冒,那我都怎麼打發悠閑且逍遙的大學時光呢?

我很快就找到了方向,選擇往文物藝術上靠攏,於是日子就變得充實起來,不是在香港大學美術館看明嘉靖青花孔雀花卉紋罐出神,就是到香港大學許士芬地質博物館研究下雲南澄江生物群化石的新奇罕見,當然還少不了去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翻翻古籍善本、宗教哲學和甲骨簡帛,盡管所知有限,浮光掠影,權當陶冶情操,打發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