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胡同遇伏(1 / 2)

十天後,蘇起的話得到了驗證。

他從懸空寺後山釣來了一些新鮮鯽魚,將它們去肚雜之後在瓦片上烘幹研磨成粉末,然後合著燒酒讓二牛飲下,又堅持每天替二牛用銀針刺穴,並做一些簡單的推拿。

結果,三天後二牛便能下床走路。

十天後,一直像噩夢般糾纏著二牛的氣喘病便徹底地痊愈了。

在這十天裏,蘇起前前後後隻花了一貫錢!

一貫錢,在鹽城,連普通醫館的出診費都不夠付。

可蘇起偏偏便用這點微末的支出,硬生生地將二牛的病給看好了!

這樣的結果,莫說是旁人,便是連西門不慶和孫老都大感震驚。

他們都是見過大世麵的,也認識一些醫道聖手,但卻從未見過有誰能像蘇起這般治病的。

不過是幾根銀針,幾條鯽魚,幾塊瓦片和幾瓶燒酒,怎麼就莫名其妙地將病給治好了呢!

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二牛的病痊愈之後,明月的父母千恩萬謝地將孩子帶下了山去,而蘇起的少年神醫之名也在懸空寺裏悄悄地流傳了開來。

西門不慶早就知道蘇起是個有秘密的人,但卻沒料到蘇起居然隱藏的如此之深。

要知道,醫術的高低往往是和年齡成正比的,沒有充足的閱曆與學識,沒有大量的經驗與積累,是很難在醫術上擁有什麼過人的造詣的。

而蘇起隻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而已,哪裏得來的這身醫術!

“年幼時僥幸隨村裏的赤腳郎中學過治療氣喘病的方子而已!”

蘇起是這樣對西門不慶的解釋的,但西門不慶顯然不信。

因為蘇起給二牛治病時,運起那神奇銀針的氣派以及那股子從內而外散發出來的自信,絕對不是普通的半吊子郎中所能擁有的。

不過,西門不慶也知道,有些事情過分追問是沒有用途的,畢竟誰都有自己權利擁有自己的秘密,強人所難的結果隻能是不歡而散而已。

於是,西門不慶很自覺地轉移了話題,談起了鹽城的民生疾苦。

詢問了一番粥鋪的具體情況之後,西門不慶將早間蘇起交上來的銀票又遞還給了蘇起,交代他一定要將粥鋪好好地開下去,也替他為鹽城的百姓盡一份心意。

最後西門不慶親自將蘇起送下了鹽山,在分別時西門不慶道:

“我知道你有自己的秘密不願意告訴我,但能力越大責任便越大,既然你有高明的醫術,又有寺裏為你做後盾,那麼如果可以的話,你便多幫幫他們吧!”

西門不慶說的他們,指的自然是鹽城的百姓。

他見了二牛,便知道鹽城裏必然還有很多很二牛一樣苦命的孩子。

他隻會法術,不懂醫術,於是便央求蘇起。

蘇起沉吟了一會兒沒有回應,然後轉身便將自己的背影沒入了漆黑的夜色裏。

……

第二天,鹽城的南區多了一個遊方的郎中,郎中的背後跟著一個身形有些瘦弱的男孩兒。

郎中自然是蘇起,而那男孩兒卻是大病初愈的二牛。

鹽城南區是著名的貧民窟,住在這裏的都是些衣食無依的苦哈哈。

這裏的男人大多是些苦力,靠著一膀子力氣掙錢養家,女人則多數靠做些縫縫補補的活計來補貼家用,同時還要拉扯自己的一幫孩子。

這裏的貧窮,成了疾病的溫床。

這裏是鹽城死亡率最高的地方。

每天都有人在這裏默默的死去,而這些人當中,年幼的孩子占了絕大多數。

若是沒有蘇起的出手相救,二牛或許便也會在某天的夜裏或清晨,在自己母親的嚎哭中,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不過幸虧蘇起的出現改變了他的命運,他幼小的生命得到了繼續綻放的機會。

在窮人家的觀念裏,救命之恩是無以為報的,所以在得知蘇起決定遊醫的時候,明月的父母便果斷地將二牛打發到了蘇起的身邊。

“雖說這孩子沒啥本事,但從小還算聽話。便讓他跟著先生端茶遞水,做個使喚的伢子吧!”明月父母將二牛送到蘇起身邊的時候是這麼說的。

蘇起自然推脫,但二牛這孩子卻不用父母交代,便直接自己跪倒在了他的麵前,完全是一副不收他他便不走的架勢。

蘇起無奈,隻好勉為其難地收下了這樣一個童工。

於是每天他的身後,便都跟上了一個小小的藥童。

南區的病人很多,蘇起自然不可能每一家都去照拂到,所幸二牛自幼在這裏生長,對南區的情況頗為了解,於是便帶著蘇起先去了一些熟識的人家。

二牛氣喘病好了的消息是蘇起最好的廣告,所有的人家都樂意看到蘇起的到來。